[实用新型]一种板框压滤机进料系统及板框压滤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88707.X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1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季光明;张国梁;程润喜;冯胜球;陈良力;曹龙亮;袁新亮;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路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5/30 | 分类号: | B01D25/30;B01D25/21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廉海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泵 板框压滤机 柱塞泵 单向阀 泥浆池 电磁流量计 进料系统 依次连通 大流量 压滤机 均化 种板 本实用新型 进料效率 快速填充 快速填料 流量稳定 停止使用 压力上升 组合形式 高扬程 进料管 小流量 浆料 压滤 能耗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板框压滤机进料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均化泥浆池、离心泵、第一单向阀、电磁流量计和板框压滤机进料管,还包括柱塞泵和第二单向阀,均化泥浆池、柱塞泵、第二单向阀和电磁流量计依次连通。在板框压滤机的进料前期,采用离心泵进料,利用离心泵的大流量进行快速填料;在板框压滤机进料后期,当板框压滤机的压力上升,离心泵开始以小流量高扬程进料时,停止使用离心泵,换用柱塞泵进料;通过采用离心泵+柱塞泵的组合形式,考虑既利用离心泵的大流量优点,进行快速填充浆料,又可以利用柱塞泵流量稳定,压力逐步上升的优点进行后期的压滤,通过这种组合来实现进料效率的提高,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降低进料能耗,缩短进料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框压滤机,尤其涉及一种板框压滤机进料系统及板框压滤机。
背景技术
目前,淤泥脱水主要采用板框压滤机,而板框压滤机选泵要根据压滤机的运行情况,压滤机在入料期,压力从无到有,逐步升高,要求入料泵的压力也相应上升,泵开启后大流量输送,压滤期间压滤机滤室内充满物料,压力进一步升高,泵流量进一步减小,但是此时泵提供很高的入料压力挤压物料排除水分。
离心泵由于有着与板框机压滤要求相对一致的特性曲线,成为板框压滤的进料泵,但离心泵耗能大,虽然流量大,扬程高,但是在输送高含固介质时对设备的磨损也很大,造成了设备部件的损耗,更换频率高,也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效率高、能耗低的板框压滤机进料系统及板框压滤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框压滤机进料系统,其包括依次连通的均化泥浆池、离心泵、第一单向阀、电磁流量计和板框压滤机进料管,还包括柱塞泵和第二单向阀,均化泥浆池、柱塞泵、第二单向阀和电磁流量计依次连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离心泵流量和扬程高于柱塞泵。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离心泵最大流量280方/小时,最大扬程110米。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柱塞泵流量为10~50方/小时。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框压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压滤板和滤布,多个压滤板相互同轴平行设置,压滤板两端面设置有下沉式压滤腔,滤布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压滤板之间并覆盖在下沉式压滤腔表面,压滤板中间开设有贯穿进料孔,板框压滤机进料管与贯穿进料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板框压滤机进料系统及板框压滤机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
有益效果:
(1)设置并联的离心泵和柱塞泵,在板框压滤机的进料前期,采用离心泵进料,利用离心泵的大流量进行快速填料;在板框压滤机进料后期,当板框压滤机的压力上升,离心泵开始以小流量高扬程进料时,停止使用离心泵,换用柱塞泵进料;
(2)通过采用离心泵+柱塞泵的组合形式,考虑既利用离心泵的大流量优点,进行快速填充浆料,又可以利用柱塞泵流量稳定,压力逐步上升的优点进行后期的压滤,通过这种组合来实现进料效率的提高,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降低进料能耗,缩短进料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板框压滤机进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板框压滤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板框压滤机的压滤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路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路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87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