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布线式太阳能光伏瓦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91130.8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6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雷;陈林;何永泰;赵志军;肖丽仙;刘瑞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雄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S20/25 | 分类号: | H02S20/25;H02S40/34;H02S4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崔振 |
地址: | 675000 云南省楚***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柱 太阳能光伏 光伏组件 电池串 接线盒 免布线 瓦片 接线组件 接线盖 太阳能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负极接头 引线延伸 正极接头 电连接 电连通 侧壁 省力 省时 装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免布线式太阳能光伏瓦片系统,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包括光伏组件、电池串和接线组件;所述接线组件包括接线盒和接线盖;所述接线盒上设置有四个相互独立的第一接线柱,所述接线盖上设置有相对应的两两电连通的四个第二接线柱;所述电池串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上,所述电池串的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分别与所述接线盒的下端的两个所述第一接线柱电连接;所述第一接线柱连接有引线,所述引线延伸至所述光伏组件的侧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这种免布线式太阳能光伏瓦片系统的结构简单,在装配的过程中省时省力,也大大的降低了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免布线式太阳能光伏瓦片系统。
背景技术
人类生存发展离不开对能源的需求,在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近二百多年来的工业化进程,直接导致了人类对化石能源的巨额消耗,并同时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全球变暖。
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催生了对替代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各种可再生能源当中,太阳能便是其中最重要、最丰富的基本能源。目前,太阳能的利用主要通过光—热、光—电、光—化学、光—生物质等几种转换方式实现,这几类开发利用的过程基本无污染,是已知的最清洁、最安全的能源。
太阳能的转化并使用的过程中,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工作机制便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一般来说,在光伏电站的建设当中,都需要考虑到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承载重量的问题,因此,常规的太阳能光伏组件需要满足一定的机械性能。
近年来,光伏发电因其安装简便,使用过程中清洁无污染等特点,发展非常迅速,由于大型的光伏电站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会占用农民的耕地,所以相比之下,这样可以将建筑的空间充分的利用,实现光伏发电自发自用并余电上网的效果。
但是,在屋顶铺设光伏电站的施工过程中,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支架结构复杂,不仅施工难度大,而且也会大幅度增加屋顶的承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布线式太阳能光伏瓦片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支架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免布线式太阳能光伏瓦片系统,包括光伏组件、电池串和接线组件;
所述接线组件包括接线盒和接线盖;所述接线盒上设置有两两电连通的四个第一接线柱,所述接线盖上设置有相对应的相互独立的四个第二接线柱;
所述电池串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上,所述电池串的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分别与所述接线盒的下端两个所述第一接线柱电连接;
所述第一接线柱连接有引线,所述引线延伸至所述光伏组件的侧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免布线式太阳能光伏瓦片系统上的电池串的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是与接线盒上的任意两个第一接线柱连接,在对多个光伏组件进行连接时,可以通过接线盖与接线盒相互配合连接,使不同的第一接线柱与不同的第二接线柱连接,从而形成不同的连通通路,使连接在任意所述第一接线柱上的两个引线构成光伏组件的正负极,继而与其他光伏组件进行连接。
这种免布线式太阳能光伏瓦片系统的结构简单,在装配的过程中省时省力,也大大的降低了重量。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免布线式太阳能光伏瓦片系统还包括连接组件;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电极插头,所述光伏组件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引线电连接的插接槽;
相邻所述光伏组件之间的插接槽通过所述电极插头电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极插头的两端形状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盒上的四个所述第一接线柱呈矩形排列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雄师范学院,未经楚雄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911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