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旋转法测量高压油液粘度的新型粘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93821.1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5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冷建兴;刘童祺;郑淑;许晨光;田永强;王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14 | 分类号: | G01N1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液粘度 粘度测量装置 测量装置 旋转法 测量高压 测量机构 动力机构 新型粘度 油液 测量 本实用新型 测量要求 高压环境 高压油液 环境低温 深海环境 粘度测量 粘性力矩 整体机架 转换公式 耐高压 内芯 容腔 水中 浸泡 封闭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旋转法测量高压油液粘度的新型粘度测量装置。本粘度测量装置主要包括测量机构、检测机构、动力机构和整体机架。本粘度测量装置采用旋转法,动力机构通过带动测量机构作旋转运动,并通过检测机构对油液作用于内芯的粘性力矩进行测量,最后根据转换公式计算得出油液粘度。该粘度测量装置可有效克服高压环境影响,测量结果准确可靠。本装置将油液封闭在耐高压容腔内,满足高压油液粘度测量需求,而且整个测量装置可以浸泡在冰水中,保证测量环境低温常温,满足深海环境下油液粘度的测量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液的粘度测量装置,尤其涉及深海环境下的新型油液粘度测量装置,该装置可实现高压环境以及低温环境下的油液粘度测量功能,尤其适用于深海液压装备油液粘度特性的检测。
背景技术
粘度作为液体的重要技术指标和重要物理性质,它的准确测量在目前的工业领域中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它的测量在工业、农业、石油、运输业、化工和服务业等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针对于深海液压设备,由于结构外部环境压力极高,环境变化将导致油液介质粘度的大幅度变化,而油液粘度的变化会引起变量泵容积效率和系统阻尼比等特性的变化,这直接影响了液压系统的控制特性和输出特性,影响系统正常作业。为避免因油液粘度变化导致的系统特性的影响,这就要求对深海环境下的油液粘度进行准确测量。传统的粘度测量方法主要包括毛细管法、振动法、旋转法和落球法等。其中旋转法原理简单,测量方便,应用范围广,但传统的粘度测量仪器仅针对于常压环境,无法满足深海高压条件下的粘度测量。发展新型可适用于深海高压环境下的油液粘度测量装置显得极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传统粘度测量仪器仅适用于常压环境的不足,提供了基于旋转法测量高压油液粘度的新型粘度测量装置。该装置是针对目前高压环境下油液粘度测量装置的短缺而提出的一套全新的模拟深海高压环境下测量油液粘度的机构,并且本机构自身提供动力机构,可对油液提供高压低温的环境,可独立完成油液粘度的测量,测量方便,适用范围广,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旋转法测量高压油液粘度的新型粘度测量装置,包括整体机架、测量机构、检测机构及动力机构;测量机构及动力机构均固定于整体机架上,检测机构固定于测量机构顶部;
测量机构包括:由上壳体、中间壳体、下壳体和外壳底从上到下依次同轴固连形成的壳体,置于壳体内的内芯、旋转筒及传动轴,以及置于壳体下端的被动同步带轮;
检测机构包括磁耦合联轴器;
内芯及传动轴分别同轴设于壳体内上部和下部,旋转筒套在内芯外侧并与传动轴配合相连,旋转筒与内芯的间隙内充满高压油液,传动轴穿出外壳底与被动同步带轮相连,磁耦合联轴器穿过上壳体顶部,下端与内芯顶端固定,上端向检测机构传递内芯扭矩;检测机构检测该内芯扭矩;
动力机构与被动同步带轮相连用于驱动被动同步带轮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检测机构还可以包括扭矩传感器、传感器连接盘、传感器支撑套,所述的磁耦合联轴器上端与传感器连接盘固定,扭矩传感器下部固定于传感器连接盘上,上部与传感器支撑套固定,传感器支撑套与上壳体固定。
所述的动力机构可以包含伺服电机、主动同步带轮,主动同步带轮与被动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相连,伺服电机驱动主动同步带轮转动从而带动被动同步带轮转动。
所述的传动轴可以通过止推轴承和深沟球轴承与壳体连接。
所述的旋转筒外还套有轴承挡圈,通过深沟球轴承与壳体连接实现其横向固定。
旋转筒与传动轴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相互连接。
上壳体、中间壳体、下壳体以及外壳底均互相通过内六角螺栓连接;在传动轴与下壳体之间,尤其是在传动轴与外壳底之间设置动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938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