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电网避雷器检测灯及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94269.8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7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乐;唐勇强;张峰宁;张珍;唐方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邵阳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G01R1/04;G01J1/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蒋维特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灯 感应线圈 感应灯 检测仪 光强检测模块 配电网避雷器 检测 感应电流 显示模块 发光 本实用新型 安装方便 漏电状态 避雷器 显示光 光强 串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网避雷器检测灯及检测仪,检测灯包括感应灯和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灯和感应线圈串联;感应线圈用于绕在被检测的线路上,获取被检测线路的感应电流;所述感应灯用于在所述感应电流的作用下发光。检测仪包括光强检测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光强检测模块用于获取检测灯所发光的光强;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光强数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可以快速的对避雷器漏电状态进行检测,检测效率高,便于大范围推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网避雷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避雷器检测灯及检测仪。
背景技术
避雷器是指用于防护电气设备使其不遭受雷击或者操作高瞬态过电压的伤害,并抑制雷电流幅值的一种电气设备。由于金属氧化避雷器具有残压较低、结构简单、通流容量大、较强的过电压抑制能力以及良好的非线性伏安特性,因此电力系统普遍采用该类型的避雷器。如图1所示,避雷器的工作原理是在正常的额定电压下,其呈现为高阻值的状态,其泄漏电流为微安级的,当系统遭受雷击或者开关动作,出现过电压大电流的情况后,避雷器会呈现出一种低阻值的状态,从而释放雷电流或冲击电压,保护电气设备。当雷电压或者操作过电压被释放后,避雷器又会恢复到高阻状态。然而,每个避雷器的释放雷电流的次数是有限的,当避雷器的使用寿命达到时应及时更换,否则该避雷器的绝缘会被击穿甚至发生爆炸。
在配电网系统中,由于避雷器绝缘降低而被击穿造成线路跳闸的事故时有发生,并且由于避雷器爆炸引起路人受伤,设备损坏的事故也有报道。因此,及时发现避雷器绝缘降低,以便于电力工作人员更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避雷器的释放雷电流次数和避雷器的泄漏电流大小这两个量进行状态监测。如果避雷器动作次数较多或者避雷器的泄漏电流值特别是阻性泄漏电流值较大,那么电力工作人员要对该避雷器进行检查和试验,观察其是否合格。目前研究表明,避雷器的泄漏电流值是判断避雷器好坏的重要标准,动作次数只能做参考。如果在变电站内,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一个避雷器在线监测表计对避雷器的动作次数和泄漏电流大小进行观测,但该表计的体积较大,不适合安装在配电线路网络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可以快速的对避雷器漏电状态进行检测,检测效率高,便于大范围推广的配电网避雷器检测灯及检测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配电网避雷器检测灯,包括感应灯和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灯和感应线圈串联;感应线圈用于绕在被检测的线路上,获取被检测线路的感应电流;所述感应灯用于在所述感应电流的作用下发光。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灯和所述感应线圈之间通过插针式接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灯和所述感应线圈之间还串联有开关。
进一步地,还包括基板,所述感应灯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基板为不透光的平板;
或者:还包括第一遮光罩,所述第一遮光罩为碗状结构,所述感应灯设置在所述第一遮光罩内,所述第一遮光罩为不透光灯罩。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灯为发出预设的特定波长光的LED灯。
一种配电网避雷器检测仪,包括光强检测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光强检测模块用于获取检测灯所发光的光强;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光强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光强检测模块只对预设的特定波长的光敏感。
进一步地,还包括声音报警模块,所述声音报警模块与所述光强检测模块连接,用于在所述光强检测模块的驱动下发出声音警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遮光罩,所述第二遮光罩设置在所述光强检测模块的光接收口处。
进一步地,还包括绝缘外壳,所述光强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壳内,所述光强检测模块的光接收口从所述绝缘外壳上的开口处伸出;所述显示模块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壳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邵阳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邵阳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942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