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青蛙养殖食料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95681.1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8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傅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开州区金树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17/00 | 分类号: | A23N1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张文军 |
地址: | 4054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料壳 食料 搅料棒 送料管 加工系统 电机 本实用新型 搅料装置 螺旋分布 送料装置 转动连接 自动输送 分料头 饲养池 养殖 切片 连通 转动 食用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青蛙养殖食料加工系统,包括:搅料装置,其包括搅料壳和搅料棒,搅料棒一端位于搅料壳内,另一端设有第一电机,该搅料棒位于所述搅料壳内的一端设有螺旋分布的旋转切片;送料装置,其包括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搅料壳底侧的送料管,以及驱动该送料管在水平面内绕着所述搅料壳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送料管一端与搅料壳连通,另一端设有分料头。其优点是:既能够对青蛙食料进行搅拌,也能够将搅拌好的食料自动输送至各个饲养池中,有利于青蛙食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饲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青蛙养殖食料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青蛙肉是很多人喜爱食用的一种肉食,其味咸而无毒,是大补元气治脾虚的营养食品,可以治阴虚牙痛,腰痛及久痢,适宜于低蛋白血症,精力不足,产生缺乳,肝硬化腹水和神经衰弱者食用。
但是野生青蛙是国家保护动物,人们不能食用,为此很多农业户开始人工养殖青蛙,以满足广阔的市场需求。
现有的人工养殖青蛙还有很多技术需要突破,比如青蛙食料的均匀搅拌,以及如何将食料自动送到养殖池内都是需要克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青蛙养殖食料加工系统,既能够对青蛙食料进行搅拌,也能够将搅拌好的食料自动输送至各个饲养池中,有利于青蛙食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青蛙养殖食料加工系统,其要点在于,包括:
搅料装置,其包括搅料壳和搅料棒,搅料棒一端位于搅料壳内,另一端设有第一电机,该搅料棒位于所述搅料壳内的一端设有螺旋分布的旋转切片;
送料装置,其包括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搅料壳底侧的送料管,以及驱动该送料管在水平面内绕着所述搅料壳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送料管一端与搅料壳连通,另一端设有分料头。
采用上述结构,将食材放置在搅料壳内,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切片即可对食材进行搅拌。搅拌好的食料则会进入送料管内,送料管即可将食料输送至青蛙饲养池内。由于养青蛙的饲养池是环形分布的,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送料管能绕着搅料壳转动,这样便可以将搅料装置内的食料自动输送至各个饲养池内。
作为优选:所述搅料壳上部为漏斗状结构,下部为圆筒状结构,所述旋转切片位于圆筒状结构内,所述送料管转动安装在圆筒状结构的底侧上。采用上述结构,漏斗状结构可方便添加食材原料,圆筒状结构可方便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分料头呈盘状结构,且其上设有阵列分布的小孔。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分料。
作为优选:所述分料头设有小孔的一端朝下设置。采用上述结构,便于水平布置的切料条对其进行切料。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圆盘,所述送料管通过锁紧套固定安装在该圆盘上。采用上述结构,便于第二电机驱动送料管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青蛙养殖食料加工系统,既能够对青蛙食料进行搅拌,也能够将搅拌好的食料自动输送至各个饲养池中,有利于青蛙食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青蛙养殖基地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青蛙养殖基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反应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喂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反应支撑杆与圆台装配关系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开州区金树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开州区金树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956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