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解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97025.5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1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登云;李海;符大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B60N2/9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焦烨鋆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动 核心件 解锁 解锁装置 连接板 汽车座椅靠背 调角器 动滑轮 钣金 钢丝 可拆卸式固定 本实用新型 座椅靠背 齿盘座 中心轴 齿盘 拉带 连接板正面 布置空间 滑移连接 靠背骨架 坐垫骨架 穿设 减小 生产成本 车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解锁装置,包括核心件连接板、联动解锁钣金、调角器和解锁拉带,调角器包括齿盘座、齿盘和中心轴,齿盘座穿设且固定连接于核心件连接板上,齿盘固定连接于靠背骨架上,联动解锁钣金位于核心件连接板正面且与调角器的中心轴固定连接,联动解锁钣金上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动滑轮,核心件连接板与联动钢丝一端固定连接,联动钢丝另一端绕设于动滑轮且与动滑轮滑移连接,联动钢丝另一端与解锁拉带固定连接,核心件连接板与坐垫骨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解锁装置减小了座椅靠背解锁力、提升了人机体验,降低了座椅靠背解锁装置整体重量、生产成本,布置空间小以及适用于不同车型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锁,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解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座椅设计中,座椅靠背均具有角度调节功能或者靠背放倒功能,需要乘员操作解锁机构才能实现。现有的靠背解锁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靠背座椅结构(如图1所示)为一联动解锁钣金01直接联动靠背调角器或者限位器结构,联动解锁钣金01的末端用解锁拉带02作为操作件;另一种靠背座椅结构(如图2所示),联动解锁钣金03的末端用塑料手柄04作为操作件,以上两种靠背座椅结构存在以下不足:(一)解锁操作力大:尤其双核心件,解锁结构只放置在单边操作,但双核心件时需求解锁两个核心件,解锁操作力倍增;(二)增大了空间:为了减小解锁力需要加长联动解锁钣金,由此需要布置联动解锁钣金的空间增加,会对包覆在外的塑料盖造型产生影响;(三)重量较大:增加联动解锁钣金的长度,会增加零件本身重量;(四)模具成本大:通过改变联动解锁钣金的长度来减小解锁操作力的本质为增加解锁力臂,如需求减小一半的操作力,则联动解锁钣金需要加长一倍,由此模具开发成本增大;(五)解锁方向固定,由于解锁均通过联动解锁钣金带动调角器或者限位器转动来解锁,解锁操作力的方向均为沿着联动解锁钣金90°方向实现,无法实现不同人体的解锁方向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解锁装置,其优点是减小了座椅靠背解锁力、提升了人机体验,降低了座椅靠背解锁装置整体重量、生产成本,布置空间小以及适用于不同车型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解锁装置包括核心件连接板、联动解锁钣金、调角器和解锁拉带,所述调角器包括齿盘座、齿盘和中心轴,所述齿盘可解除式转动连接于所述齿盘座内部,所述中心轴均穿设于所述齿盘座和所述齿盘且与均所述齿盘座和所述齿盘转动连接,所述齿盘座穿设且固定连接于所述核心件连接板上,所述齿盘固定连接于靠背骨架上,所述联动解锁钣金位于所述核心件连接板正面且与所述调角器的所述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联动解锁钣金上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动滑轮,所述核心件连接板与联动钢丝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联动钢丝另一端绕设于所述动滑轮且与所述动滑轮滑移连接,所述联动钢丝另一端与所述解锁拉带固定连接,所述核心件连接板与坐垫骨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解锁装置还可以是:
所述核心件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拉带防刮钢丝,所述拉带防刮钢丝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滑轮,所述解锁拉带与所述导向滑轮滑移连接。
所述动滑轮通过插销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所述联动解锁钣金上。
所述核心件连接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螺栓孔,螺栓通过所述核心件连接板上的所述螺栓孔螺纹连接于所述坐垫骨架上。
所述联动解锁钣金底部设置有垂直的弧形片。
所述核心件连接板上部固定连接有垂直的限位片,所述联动解锁钣金上部固定连接有卡爪,所述限位片与所述卡爪可解除式相抵。
所述联动解锁钣金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延伸方向与所述联动解锁钣金长轴方向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970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自动调节安全座椅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汽车折叠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