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拟梁筋入柱型屋面框架边节点钢筋布置教学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98793.2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0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章春娣;杨波;张爱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5/04 | 分类号: | G09B2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面 主框架梁 纵筋 次框架梁 框架柱 屋面框架 箍筋 本实用新型 钢筋布置 教学模型 边节点 模拟梁 边柱 角柱 柱型 钢筋 锚固方式 纵向构造 损坏率 装拆 制作 学生 帮助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梁筋入柱型屋面框架边节点钢筋布置教学模型,包括角柱或边柱、主框架梁、次框架梁,框架柱包括框架柱外侧纵筋、框架柱里侧纵筋,二者之间设置有框架柱箍筋;主框架梁包括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屋面主框架梁下部纵筋,二者之间设置有屋面主框架梁箍筋和屋面主框架梁纵向构造筋,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的端部设置有切断的弯入柱中的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次框架梁包括屋面次框架梁上部纵筋、屋面次框架梁下部纵筋,二者之间设置有屋面次框架梁箍筋。本实用新型制作成本低,结构简单,装拆容易,原材料损坏率低,维护成本低,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屋面框架结构边柱和角柱中钢筋的种类、钢筋之间的位置关系和锚固方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模型,特别涉及一种模拟梁筋入柱型屋面框架边节点钢筋布置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钢筋的锚固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主要构造要求之一,它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目前,关于屋面框架边节点即屋面框架边柱和角柱处梁柱纵筋锚固的构造相关图集是用平面图来描述的,由于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故不能读懂这些图中各种钢筋的相对关系和排布位置,故利用现有图集进行教学效果不理想,而购买的一些节点模型由于是非专业人员制作的,存在一些不符合实际的缺点,效果也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能清晰地展示屋面框架边柱、角柱处梁柱钢筋的种类、钢筋之间的位置关系和锚固方式的教学模型,便于向学生讲解屋面框架边节点处梁柱钢筋的种类、各种钢筋的位置关系和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模拟梁筋入柱型屋面框架边节点钢筋布置教学模型,包括框架柱(角柱或边柱)、主框架梁、次框架梁,所述框架柱、主框架梁、次框架梁相互垂直;所述框架柱包括框架柱外侧纵筋、框架柱里侧纵筋,所述框架柱外侧纵筋和框架柱里侧纵筋之间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框架柱箍筋;所述主框架梁包括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屋面主框架梁下部纵筋,所述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和屋面主框架梁下部纵筋之间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屋面主框架梁箍筋,所述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和屋面主框架梁下部纵筋之间平行设置有若干屋面主框架梁纵向构造筋,所述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的端部设置有垂直并向下延伸的第一批切断的弯入柱中的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和第二批切断的弯入柱中的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所述次框架梁包括屋面次框架梁上部纵筋、屋面次框架梁下部纵筋,所述屋面次框架梁上部纵筋和屋面次框架梁下部纵筋之间垂直设置有若干屋面次框架梁箍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批切断的弯入柱中的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与第一批切断的弯入柱中的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相互平行设置,但第二批切断的弯入柱中的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的长度大于第一批切断的弯入柱中的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柱里侧纵筋垂直向内弯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屋面主框架梁下部纵筋在靠近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位置垂直向内弯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屋面次框架梁箍筋在框架角柱(或边柱)的一侧(或两侧)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屋面次框架梁上部纵筋设置于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的上面的拐角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屋面次框架梁下部纵筋设置于屋面主框架梁下部纵筋的上面,与框架柱外侧纵筋、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教学模型使用普通的材料制作(纵筋可用直径不同的镀锌铁丝),制作成本低,结构简单,装拆容易,原材料损坏率低,维护成本低,一是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屋面框架结构边柱和角柱中钢筋的种类、钢筋之间的位置关系和锚固方式,二是学生能在很短时间内动手搭设并拆除该模型,学生学到了屋面框架边节点钢筋的安装绑扎方法,达到较好的辅助教学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987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BIM的桥梁的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楼宇实训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