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收折的地插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99497.4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91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余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大海 |
主分类号: | A01K97/10 | 分类号: | A01K97/10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钟继莲 |
地址: | 40122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 插体 地体 鱼竿 本实用新型 弹簧结构 铰接连接 连接端套 套筒连接 筒状结构 可插入 连接端 地端 铰接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收折的地插,包括套筒和地插体;所述套筒为筒状结构,其内径与鱼竿尾部相适应;所述地插体的一端为与套筒连接的连接端,另一端为可插入地中的插地端;所述地插体的连接端套设在套筒上、且与套筒铰接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设置套筒和插地体,套筒套设在鱼竿的尾部,插地体与套筒铰接,通过转动插地体即可实现本地插的打开和收折,其本地插结构简单,无需设置复杂的弹簧结构即可实现地插体的打开和收折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钓鱼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收折的地插。
背景技术
为了解放垂钓者的双手,自动钓鱼竿通常设有可插入地中的地插。地插的一端与鱼竿尾部的玻璃钢管固定,另一端为可插入地中的插地竿,插地竿为一根或两根,其稳定性较差,并且插地杆通常不能收折。本申请人公开号为202773814U的在先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整灵敏度的自动钓鱼杆,该钓鱼杆包括双地插。如图1所示:该双地插包括连接柄31、插地杆32和弹簧b33,插地杆31为两根,两根插地杆31平行设置,两根插地杆31之间、且靠近端部设有向同一方向弯曲的限位杆a322和限位杆b323,两根插地杆31之间设有连接杆321,该连接杆位于限位杆a322和限位杆b323之间;所述连接柄31上沿其轴向设有通孔,弹簧b33设置在通孔内,连接杆321穿过通孔后,弹簧b33的一端压在连接柄31的端部,另一端顶在连接杆321上。弹簧b33处于压缩状态时,该插地杆32可以连接杆321为轴线转动,实现插地杆的收折,缩短整个钓鱼杆的长度,方便携带。该地插虽然实现了收折功能,但仍具有如下不足:1、插地杆为两根,其插入地中后稳定性较差;2、该地插的收折和使用的稳定性受限于弹簧的性能,一旦弹簧发生损坏,地插也随之丧失其应有的使用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的可收折地插。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是:
一种可收折的地插,包括套筒和地插体;所述套筒为筒状结构,其内径与鱼竿尾部相适应;所述地插体的一端为与套筒连接的连接端,另一端为可插入地中的插地端;所述地插体的连接端套设在套筒上、且与套筒铰接连接。
进一步,所述地插体为两侧以一定弧度弯曲而形成的曲面体结构,地插体的连接端的截面所形成的弧形为半圆弧,由地插体的连接端至插地端,地插体的截面所形成的弧形的弧长变小,并在插地端形成一平滑过渡的插地部。
更进一步,所述地插体的连接端与套筒通过铆钉铰接连接。
更进一步,沿所述插地体长度方向设有一凸出于地插体外侧的加强筋,该加强筋与插地体一体制成。
更进一步,所述地插体的连接端向套筒方向凹进。
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设置套筒和插地体,套筒套设在鱼竿的尾部,插地体与套筒铰接,通过转动插地体即可实现本地插的打开和收折,其本地插结构简单,无需设置复杂的弹簧结构即可实现地插体的打开和收折功能。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折状态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套筒,2为地插体,连接端,22为插地端,23为加强筋,3为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大海,未经余大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994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竿就亮钓鱼用支架头挂
- 下一篇:一种便携伸缩式夹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