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99816.1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4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定成;丁建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0 | 分类号: | H01R12/70;H01R1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体 端子模组 裸露 固定部 弹性抵压部 弹性接触臂 电连接器 绝缘本体 搭接部 本实用新型 弹性抵接 电性连接 卡收容槽 上下堆叠 两件式 收容槽 下表面 抵接 接脚 绝缘 制程 体内 延伸 开放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第一端子模组与第二端子模组,绝缘本体设置有向前开放的卡收容槽;第一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绝缘体及第一端子,第一端子包括裸露在第一绝缘体外的第一弹性接触臂及埋设在第一绝缘体内的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部分裸露在第一绝缘体下表面而形成搭接部,第二端子模组包括第二绝缘体及第二端子,第二端子包括裸露在第二绝缘体一端的第二接脚、埋设在第二绝缘体的第二固定部及裸露在第二绝缘体另一端的弹性抵压部;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上下堆叠地固定在绝缘本体内,弹性抵压部抵接在搭接部,第一弹性接触臂则延伸入卡收容槽。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为两件式设计,并通过弹性抵接来达到电性连接,制程更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的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请参考2000年12月6日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CN2409628Y号,其公开了一种电子卡连接器装置,包括有电子卡连接器及转接连接器,其中电子卡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前、后端面间贯通设置有若干个端子孔道,对接端子设在这些孔道中,每一端子均具有穿出后端面对接端及贴靠在前端面的抵接端;转接连接器则组设在电子卡连接器的前端面上,其抵接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格槽以组装转接端子,每一转接端子均具有凸出抵接面外而可与上述对接端子的抵接端相接触的弹性抵接臂,借此结构可缩短连接器装置的整体长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制程简便的电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第一端子模组与第二端子模组,所述绝缘本体设置有向前开放的卡收容槽;第一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绝缘体及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裸露在第一绝缘体外的第一弹性接触臂及埋设在第一绝缘体内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部分裸露在第一绝缘体下表面而形成搭接部,第二端子模组包括第二绝缘体及第二端子,第二端子包括裸露在第二绝缘体一端的第二接脚、埋设在第二绝缘体的第二固定部及裸露在第二绝缘体另一端的弹性抵压部;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上下堆叠地固定在绝缘本体内,所述弹性抵压部抵接在所述搭接部,所述第一弹性接触臂则延伸入所述卡收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为两件式设计,并通过弹性抵接来达到电性连接,制程更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进一步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4所示电连接器进一步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5所示第一端子模组与第二端子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图6所示第一端子模组与第二端子模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第一端子模组与第二端子模组进一步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100,其包括绝缘本体10、收容于绝缘本体10内的第一端子模组20、第二端子模组30、第三端子模组40及包覆绝缘本体的屏蔽壳体50。所述绝缘本体10设置有向前开放的卡收容槽11,所述卡收容槽11用于收容对接卡(未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998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