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轴承外圈加工的双向开口式圆度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00753.7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9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颂华;韩涛;孙健;王维东;吴玉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3/12 | 分类号: | B23Q3/1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胡晓男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外圈 工装 三爪卡盘 本实用新型 后轴承外圈 回转中心 夹紧机构 双向开口 圆度控制 卡盘体 卡盘爪 加工 夹紧 装夹 轴承外圈沟道 工装内表面 前轴承外圈 外表面贴合 约束轴承 轴承套圈 夹紧力 微变形 圆周面 重合 超差 圆度 机床 疏散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轴承外圈加工的双向开口式圆度控制装置,包括三爪卡盘、工装、夹紧机构;三个卡盘爪均匀分布安装在卡盘体上组成三爪卡盘,工装和轴承外圈安装至三爪卡盘,轴承外圈安装在工装内,卡盘爪夹在工装外侧,实现定位,约束轴承外圈的回转中心与卡盘体的回转中心重合;在夹紧机构的作用下,实现工装、轴承外圈同时夹紧。本实用新型的工装内表面与轴承外圈外表面贴合,将夹紧力均匀的疏散到整个轴承套圈圆周面,使夹紧后轴承外圈不产生微变形,从根本上解决轴承外圈沟道圆度超差的问题。工装直接装夹在三爪卡盘上,不需要对机床进行改进,且适应性极强。加工前轴承外圈的装夹、加工后轴承外圈的更换非常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轴承外圈加工的双向开口式圆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高速数控机床工业持续高速发展,但在高速主轴单元的技术差距依然存在。高速电主轴是高速机床的核心部件,高速电主轴的关键部件是高速高精密轴承。轴承套圈沟道作为轴承的关键工作面,对轴承以及电主轴的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轴承套圈沟道圆度是一项重要的质量评定指标,直接影响轴承的工作精度、平稳性和使用寿命。轴承套圈沟道圆度除了与加工参数有关外,还与机床夹具、机床动态特性密切相关。目前轴承套圈沟道加工过程中所用到的夹具多为三爪卡盘,轴承套圈在三爪卡盘三点夹紧力的作用下产生微变形,加工后撤消夹紧力造成轴承套圈沟道圆度超差。双向开口式圆度控制装置在不更换机床夹具的情况下将三爪卡盘的三点夹紧力均匀的疏散到整个轴承套圈圆周面,使夹紧后轴承外圈不产生微变形,极大的提高了轴承套圈沟道的圆度,使振动与噪音明显减小,大幅提升轴承的加工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高速高精度轴承套圈沟道圆度,提供一种从根本上解决轴承外圈沟道圆度超差的双向开口式圆度控制装置。可广泛应用于车床、磨床等。该装置结构设计巧妙,在不更换机床夹具的情况下,大幅改善轴承套圈沟道的圆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轴承外圈加工的双向开口式圆度控制装置,包括三爪卡盘、工装、夹紧机构;
三个卡盘爪均匀分布安装在卡盘体上组成三爪卡盘,工装和轴承外圈安装至三爪卡盘,轴承外圈安装在工装内,卡盘爪夹在工装外侧,实现定位,约束轴承外圈的回转中心与卡盘体的回转中心重合;在夹紧机构的作用下,实现工装、轴承外圈同时夹紧。
所述工装的内径为轴承外圈外径的100.12%,壁厚为8~10mm,工装宽度与轴承外圈宽度一致。
所述工装在圆周方向上有三对均匀分布的双向开口槽,相邻两对双向开口槽之间的夹角为120°,双向开口槽的宽度为0.8~1mm,深度为工装宽度的75%,每对双向开口槽之间的夹角为3°,在夹紧机构夹紧力的作用下,双向开口槽的开口处发生变形,轴承外圈加工完成后双向开口槽的开口处变形量恢复原状。
所述三对双向开口槽与三个卡盘爪均匀交叉分布,每对双向开口槽与相邻两个卡盘爪所成夹角为6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工装内表面与轴承外圈外表面贴合,将夹紧力均匀的疏散到整个轴承套圈圆周面,使夹紧后轴承外圈不产生微变形,从根本上解决轴承外圈沟道圆度超差的问题。工装直接装夹在三爪卡盘上,不需要对机床进行改进,且适应性极强。工装内径略大于轴承外径,使加工前轴承外圈的装夹非常便捷。夹紧时双向槽用于补偿工装内径与轴承外径的间隙,使轴承外圈装夹更加稳固;撤消夹紧力工装恢复原状,使加工后轴承外圈的更换非常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用于轴承外圈加工的双向开口式圆度控制装置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用于轴承外圈加工的双向开口式圆度控制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用于轴承外圈加工的双向开口式圆度控制工装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007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床工装夹具
- 下一篇:一种五面轮廓加工数控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