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孔集流体的制作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01099.1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1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王义飞;任森;曹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4 | 分类号: | H01M4/6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赵瑜;金凯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流体 多孔集流体 制作工具 压板 本实用新型 生产成本低 电极材料 多孔压板 工具制作 控制压板 有效控制 穿孔的 穿孔 可控 压住 扎板 扎孔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孔集流体的制作工具,属于电极材料领域。多孔集流体的制作工具包括用于固定待穿孔集流体的压板和用于穿孔的扎板,所述压板上设有多个孔。该工具在扎孔前采用多孔压板压住集流体,可以通过控制压板孔径来有效控制集流体孔径大小,还可以按需求生产不同孔径的集流体。使用此工具制作方法简单易操作,生产成本低,孔径大小可控,适用于商业化大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孔集流体的制作工具,具体涉及一种集流体箔材穿孔工艺,属于电极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电动汽车、数码、储能等领域取得了飞快的发展,因此二次电池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当前二次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上仍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而穿孔集流体就是一条有效的改善途径。穿孔集流体不仅可以改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还可以提高正负极浆料和集流体之间的粘结力。但是传统穿孔集流体中孔是穿透箔材的,这就容易导致涂布浆料时孔漏料的情况,从而不利于在实际生产中使用。如果穿孔铜箔中孔未穿透箔材的话,就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
张宪文等公开的实用新型专利(CN107130245A)中提到了利用腐蚀处理来制备穿孔箔,但该方法一方面限制了箔的生产,不同的箔材需要配制不同的腐蚀液和腐蚀工序,且生产工艺耗时长,不利于大批量生产。徐启远等公开的实用新型专利(CN103531815A)中提到用印刷技术制作掩模,再用湿法刻蚀技术制作穿孔箔的工艺,但该工艺方法过于复杂,不具有生产可行性。现有机械冲孔工艺孔径不易控制,且很难按要求制作特定孔径的集流体。因此,现有方法仍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孔径可控的多孔集流体的制作工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孔集流体的制作工具,包括用于固定待穿孔集流体(1)的压板(3)和用于穿孔的扎板(2),所述压板(3)上设有多个孔。
优选地,所述压板(3)是多孔筛型金属板,且压板(3)中的孔为斜边孔。
优选地,所述扎板(2)为单面有若干细针的金属板。
优选地,所述压板(3)的数量为2个,且上下两个压板(3)在固定待穿孔集流体(1)时同一垂直位置的孔径大小不一致。
优选地,所述扎板(2)上细针的长度大于单个压板(3)和集流体(1)的厚度之和。
优选地,所述压板(3)中孔的孔径为50~500微米。
优选地,所述集流体(1)的材质为铜、铝、镍、钛、银、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集流体(1)的厚度为5~35微米。更进一步地,所述集流体(1)的厚度为5~15微米。
优选地,所述集流体(1)孔隙率范围为10%~90%。更进一步地,所述集流体(1)孔隙率范围为30%~7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大批量生产。采用多孔压板压住集流体箔材的方法来固定集流体,防止集流体打皱,通过特定孔径的压板来控制集流体的孔径,还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孔径压板来生产不同孔径的集流体,适用于商业化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孔集流体制作工具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板的俯视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流体穿孔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孔集流体制作后的俯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010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锂金属电池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锂电池集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