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式室壁瘤封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06075.5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0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袁铭;陶凌;陈迈;陈晓娜;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孝明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段 扭簧 封堵装置 室壁瘤 底座 本实用新型 可折叠式 导杆 封堵 锚头 反向设置 依次设置 自然状态 顺应性 折叠 发散 导管 减小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式室壁瘤封堵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导杆连接部,从导杆连接部发散出多条骨架,骨架上覆有一层封堵膜,骨架的端部伸出封堵膜的边缘且设置有锚头;所述的骨架从底座到锚头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折叠段、第二折叠段和第三折叠段,第一折叠段和第二折叠段之间通过第一扭簧连接,第二折叠段和第三折叠段之间通过第二扭簧连接,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在同一平面内反向设置,使得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处于自然状态时骨架能够完全展开。本实用新型的室壁瘤封堵装置通过折叠使得其高度减小,在导管中输送的过程中顺应性好,输送速度快,操作灵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涉及心脏室壁瘤,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式室壁瘤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室壁瘤,又称心室壁瘤或称心室壁膨胀瘤,是心肌梗死的后遗症之一,其发生是梗死区愈合过程中心肌由结缔组织所替代,变成无收缩力的薄弱纤维瘢痕区,不能如正常心肌那样承受心腔内的压力。经过数月至数年后,终于不胜负担向外呈囊状膨出而形成心室壁膨胀瘤(慢性)。多见于大面积的心肌梗死。在室壁瘤的治疗过程中有一种治疗方法为室壁瘤封堵治疗法,因此需要一种室壁瘤封堵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式室壁瘤封堵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室壁瘤封堵治疗过程中封堵装置在输送过程中顺应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可折叠式室壁瘤封堵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导杆连接部,从导杆连接部发散出多条骨架,骨架上覆有一层封堵膜,骨架的端部伸出封堵膜的边缘且设置有锚头;
所述的骨架从底座到锚头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折叠段、第二折叠段和第三折叠段,第一折叠段和第二折叠段之间通过第一扭簧连接,第二折叠段和第三折叠段之间通过第二扭簧连接,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在同一平面内反向设置,使得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处于自然状态时骨架能够完全展开。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
所述的封堵膜为双层封闭膜。
所述的骨架靠近端部的位置与封堵膜之间通过缝线相连。
所述的骨架为均匀布设的十六根骨架。
所述的导杆连接部上加工有内螺纹盲孔,内螺纹盲孔靠近底座的一端为盲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室壁瘤封堵装置通过折叠使得其高度减小,在导管中输送的过程中顺应性好,输送速度快,操作灵便。本实用新型的室壁瘤封堵装置在整个心动周期可以改善心输出量和降低灌浆压力同步心尖室壁运动的好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3是骨架的半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4是骨架的全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底座,2-导杆连接部,3-骨架,4-封堵膜,5-锚头,6-缝线;31-第一折叠段,32-第二折叠段,33-第三折叠段,34-第一扭簧,35-第二扭簧。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060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自由度腹腔镜手术器械
- 下一篇:一种脊柱微创手术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