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热器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11483.X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7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唐卉;张福君;李明;刘铁映;国金莲;杨军;刘学;佟宝玉;张志鹏;刘中平;刘瑞梅;江号叶;邱平;邓健虹;唐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9/1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贾泽纯 |
地址: | 15004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板 加热器管 本实用新型 换热管 加热器 钻孔 焊接 平面式结构 影响加热器 管板表面 管板结构 弧面表面 弧面结构 加热管板 阶梯结构 阶梯平面 平面阶梯 受力模型 侧表面 平板型 凹面 管孔 减小 受力 温降 温升 成熟 | ||
一种加热器管板,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器管板领域。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U形管式加热器的管板厚度大,影响加热器的温升、温降速率的技术问题。一种加热器管板高压侧表面采用阶梯弧面结构,弧面表面通过阶梯结构形式过渡,换热管管孔开设在阶梯平面部分。管板凹面呈弧形,其受力优于平板型管板,可大大的改善管板受力模型,减小了管板厚度;而平面阶梯上钻孔,解决了弧面上钻孔困难的问题,同时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也为平面式结构,这与换热管与常规管板表面焊接相同,技术成熟可靠。本实用新型加热管板用于管板结构形式的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器管板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一直不断高速发展,火力发电机组等级逐渐提升到了1000MW等级,而1000MW等级二次再热机组,其压力和温度远高于常规机组,管侧设计压力达到45-50MPa或更高,其管板设计温度达到了350℃以上,由于1000MW机组单列高压加热器的设备直径很大,若设计为常规U形管式加热器,其管板厚度达到了800~1000mm,已经超过了国家材料标准中给出的最大厚度,同时,过大的管板厚度严重影响加热器的温升、温降速率,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管板以适应这种加热器。将管板高压侧表面设计成弧面(典型的为球形或椭圆形),则可解决上述问题,但在弧面上钻孔存在偏差难于保证,加工困难的问题,此外,换热管与管板弧面焊接也存在困难,可靠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U形管式加热器的管板厚度大,影响加热器的温升、温降速率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加热器管板。
一种加热器管板,该加热器管板高压侧表面采用阶梯弧面结构,弧面表面通过阶梯结构形式过渡,换热管管孔开设在阶梯平面部分。
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为平面式结构。
该加热器管板的厚度为400~700mm。
该加热器管板的弧面为弧形。
管孔直径为ф16mm~ф19.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管板表面设计成近似弧形,弧形表面采用阶梯台阶进行过渡,在阶梯的表面上钻换热管孔,用于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管板凹面呈弧形,其受力优于平板型管板,可大大的改善管板受力模型,减小了管板厚度;而平面阶梯上钻孔,解决了弧面上钻孔困难的问题,同时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也为平面式结构,这与换热管与常规管板表面焊接相同,技术成熟可靠。
本实用新型加热管板用于管板结构形式的加热器。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加热器管板的弧面剖面结构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加热器管板的弧面放大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加热器管板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之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一种加热器管板,该加热器管板高压侧表面采用阶梯弧面结构,弧面表面通过阶梯结构形式过渡,换热管管孔开设在阶梯平面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为平面式结构。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该加热器管板的厚度为400~700m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该加热器管板的弧面为弧形。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14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