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11584.7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3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赵世立;胡昱汀;刘劲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百霖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30 | 分类号: | B01D35/30;B01D29/11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锦辉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壳体 滤芯 本实用新型 过滤装置 出水管 下壳体 壳体外部 滤芯净水 注塑工艺 出水嘴 开模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滤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本体内设置有滤芯,所述滤芯上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延伸至上壳体外部,所述滤芯与上壳体相连接,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大大提高滤芯净水的效率,同时降低了注塑工艺的要求和出水嘴开模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具体为净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净水过滤装置中,基本上是滤芯和本体之间通过密封圈配合密封,从而实现进出水过滤的隔断效果,在现有过滤装置的结构中,由于上壳体出水端内部存在溶解线和滤芯出水管上密封圈与上壳体配合密封的不稳定性,会造成一定几率的泄漏现象,同时由于滤芯出水管上密封圈槽合模线的设置会影响密封圈的密封性,因此生产中经常存在合模线偏大导致泄漏现象,同时由于出水管为了保证密封圈槽合模线的设置,其开模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采用焊接的形式进行本体与滤芯的固定,从而降低了泄漏现象的发生,同时也降低了注塑工艺的要求和开模工艺的要求,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制造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过滤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本体内设置有滤芯,所述滤芯上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延伸至上壳体外部,所述滤芯与上壳体相连接,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滤芯与上壳体采用焊接连接,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采用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滤芯与上壳体采用满焊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采用满焊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滤芯的出水管连接端处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圆柱体状,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圆柱管状,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与第二连接部的内壁采用满焊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的外径小于第一连接部的外径,所述上壳体与出水管之间设置有遮挡部,所述遮挡部与出水管间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间隙的形状为圆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的外壁与上壳体的内壁采用满焊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过滤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密封性较使用密封圈密封的过滤装置更佳。
2、采用焊接形式密封,注塑工艺要求降低,且出水孔开模要求降低。
3、遮挡部与出水管间留有间隙,能通过此结构检测滤芯与本体配合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0-本体;20-上壳体;30-下壳体;40-滤芯;45-第一连接部;50-出水管;60-遮挡部;A-上壳体与滤芯的连接处;B-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百霖净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百霖净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15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