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隔式防堵潜水泵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15217.4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6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徐正贵;王云凤;钱宗保;陶正庚;刘建萍;王庆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格兰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0 | 分类号: | F04D29/40;F04D29/7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钱卫佳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倾斜支柱 泵体 下端 进水网 本实用新型 电机 进水口 潜水泵 阻隔式 防堵 不锈钢 阻隔 泵体侧壁 钢铁材质 手提把手 水底淤泥 体内叶轮 上端 出水口 大型的 塑料袋 套接柱 外沿 网兜 磨损 水泵 水体 垃圾 制作 | ||
一种阻隔式防堵潜水泵,包括电机和电机下端的泵体,所述的电机上端设置手提把手,所述的泵体侧壁设置出水口,下端设置进水口,所述的进水口下方套接柱形不锈钢进水网,所述的泵体由钢铁材质制作,所述的泵体下端外沿设置多个倾斜支柱,所述的倾斜支柱下端在垂直方向上低于不锈钢进水网的下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设置于泵体下端的倾斜支柱可有效的避免水泵进水网接触水底淤泥,进而有效的避免了泵体内叶轮的磨损,通过倾斜支柱间设置的阻隔网兜,有效的阻隔水体中的塑料袋及其他大型的垃圾,效果显著,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隔式防堵潜水泵。
背景技术
潜水泵是浸入水中进行抽吸和输送水的一种泵,被广泛应用于农田排灌、工矿企业、城市给排水和污水处理等,通常是利用绳索等将潜水泵放入水井或者水塘底部,再开动电机将水抽上来。
潜水泵在工作中,通常会在吸水口处设置滤网,滤网能够有效的阻挡小石子,小螺蛳等硬物进入水泵的通水管,使叶轮受到伤害,但是一般水泵的底部过滤网会直接与水底接触,水底会有淤泥和砂质颗粒,当水底的淤泥较深时,潜水泵底部的进水网很容易被埋入淤泥中,导致进水堵塞,叶轮磨损,从而影响抽水效率,甚至导致水泵故障,且现在水体中塑料袋垃圾较多,很塑料袋容易吸附在滤网上导致水泵吸不到水,需要人工去除,泵水效率低且浪费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优越,使用方便的阻隔式防堵潜水泵。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阻隔式防堵潜水泵,包括电机和电机下端的泵体,所述的电机上端设置手提把手,所述的泵体侧壁设置出水口,下端设置进水口,所述的进水口下方套接柱形不锈钢进水网,所述的泵体由钢铁材质制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下端外沿设置多个倾斜支柱,所述的倾斜支柱下端在垂直方向上低于不锈钢进水网的下端。
所述的多个倾斜支柱为三个,便于支撑泵体,水泵运行时更加稳定。
所述的多个倾斜支柱通过横杆相互支撑连接,通过横杆与倾斜支柱的相互连接,增大单根倾斜支柱的受力,避免水泵在放倒使用时单根倾斜支柱受力弯曲损坏。
所述的多个倾斜支柱之前设置阻隔网兜,所述的阻隔网兜上固定设置多个螺套,所述的倾斜支柱上活动设置穿过倾斜支柱的螺杆,所述的螺杆一端与螺套旋接,另一端固定设置一旋钮,阻隔网兜在不影响进水速度的情况下能有效的阻隔水体中的塑料袋及其他大型的垃圾,且方便水泵在洁净水域使用时对阻隔网兜的拆除。
所述的阻隔网兜上端设置环形磁铁,所述的环形磁铁套过不锈钢进水网与泵体底面磁吸连接,方便水泵不使用时对阻隔网兜的拆除存放,实用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水源地的水底平整时,可把水泵通过倾斜支柱垂直支撑在水底平面,柱形不锈钢进水网进水网底面高于水底平面,即可有效的避免水底淤泥砂质进入泵体,水源地水底不平整时,可直接把水泵放倒使用,倾斜支柱对于泵体的垂直线形成一定夹角,相当于抬高柱形不锈钢进水网进水网侧面,同样可有效的避免水底淤泥砂质进入泵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设置于泵体下端的倾斜支柱可有效的避免水泵进水网接触水底淤泥,进而有效的避免了泵体内叶轮的磨损,通过倾斜支柱间设置的阻隔网兜,有效的阻隔水体中的塑料袋及其他大型的垃圾,效果显著,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阻隔网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格兰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格兰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52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