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棘轮补偿绳绕线刻度尺及棘轮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16083.8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0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于迪;胡志华;李拓;韩海军;刘建喜;王先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26 | 分类号: | B60M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5 | 代理人: | 孙玉全 |
地址: | 10003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偿绳 棘轮 刻度尺 绕线 缠绕 棘轮补偿装置 本实用新型 卡槽 补偿技术 方便拆卸 携带方便 高速铁路 半环状 圆盘状 大轮 圈数 适配 小轮 测量 施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铁路棘轮补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棘轮补偿绳绕线刻度尺及棘轮补偿装置,棘轮补偿绳绕线刻度尺包括:第一主体以及第二主体;其中,第一主体以及第二主体均呈半环状;第一主体以及第二主体上均设置有刻度;第一主体以及第二主体能够对接在一起,形成圆盘状的刻度尺;第一主体以及第二主体的底部均设置有卡槽,卡槽与棘轮上的小轮相适配。按照已做好的标记开始缠绕补偿绳,同时大轮内的补偿绳会跟随缠绕,这样大小轮补偿绳将同时缠绕到位。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棘轮补偿绳绕线刻度尺能够准确地进行补偿绳圈数的测量,携带方便,使用简单,为施工的精确度提供保证,同时,方便拆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铁路棘轮补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棘轮补偿绳绕线刻度尺及棘轮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棘轮补偿装置作用:对线索由于热胀冷缩进行动态补偿,保证接触网承力索和导线始终处于受拉绷直状态。棘轮的动态调整是通过大小轮缠绕的补偿绳及坠砣来实现的,并且大小轮的绕绳圈数严格控制,否则起不到补偿作用并且还可能造成弓网事故。以往施工中,只是由施工人员对棘轮的外径简单标记,粗略估算进行绕绳安装,这样就造成补偿装置在特殊情况下起不到动态补偿的作用,以往施工不能达到精确安装的目的,且最终导致弓网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棘轮补偿绳绕线刻度尺及棘轮补偿装置,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棘轮补偿绳绕线刻度尺,包括:第一主体以及第二主体;其中,所述第一主体以及所述第二主体均呈半环状;所述第一主体以及所述第二主体上均设置有刻度;所述第一主体以及所述第二主体能够对接在一起,形成圆盘状的刻度尺;所述第一主体以及所述第二主体的底部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棘轮上的小轮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体以及所述第二主体的两端均内嵌有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的数量为多个;当所述第一主体以及所述第二主体对接在一起时,多个所述卡槽沿着所述圆盘状的刻度尺均匀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棘轮补偿绳绕线刻度尺还包括两个透明保护膜,两个所述透明保护膜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以及所述第二主体的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棘轮补偿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棘轮补偿绳绕线刻度尺,因而,具有该棘轮补偿绳绕线刻度尺得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棘轮补偿装置还包括大轮以及两个小轮;其中,所述大轮设置有棘齿;两个所述小轮对称设置于所述大轮的两侧;所述棘轮补偿绳绕线刻度尺的卡槽卡设在所述小轮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棘轮补偿绳绕线刻度尺,使用时,首先,将第一主体通过其上设置的卡槽卡设在小轮上,再将第二主体通过其上设置的卡槽同样卡设在小轮上,且使得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相对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盘状的刻度尺,施工人员根据施工时气温,查找出小轮需要的缠绕圈数,对照刻度尺做出准确标记。按照已做好的标记开始缠绕补偿绳,同时大轮内的补偿绳会跟随缠绕,这样大小轮补偿绳将同时缠绕到位。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棘轮补偿绳绕线刻度尺能够准确地进行补偿绳圈数的测量,携带方便,使用简单,为施工的精确度提供保证,同时,方便拆卸。其中,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对接后可通过内嵌的磁铁进行吸附固定,结构更加牢固。其中,优选地,圆形刻度尺的刻度尺零位置对准补偿绳的起算点。其中,可选地,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相对接后,圆形刻度尺的刻度沿着绳子缠绕的方向顺次增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所述的棘轮补偿绳绕线刻度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60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