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高频感应加热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16733.9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5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钱其林;钱怡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实树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10 | 分类号: | H05B6/10;H05B6/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21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加热机 加热钢材 移动式 高频感应加热机 感应加热线圈 移动座 插接 螺杆 本实用新型 导向滑杆 感应线圈 加工效率 均匀加热 圆形挡盘 安装头 固定套 右侧壁 烫伤 适配 底座 挪动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高频感应加热机,包括底座,所述螺杆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导向滑杆,且螺杆上设有与之相适配的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上方设有高频加热机本体,所述高频加热机本体的右侧壁通过两个感应线圈安装头连接有感应加热线圈,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内部插接有待加热钢材,所述待加热钢材前端插接有固定套,所述待加热钢材的后端设有圆形挡盘。本移动式高频感应加热机,通过移动高频加热机本体,可对不同长度的待加热钢材进行均匀加热,比起固定住高频加热机本体,让工人手动的挪动待加热钢材至感应加热线圈内部,这种移动式高频加热机大大提高了工件的加工效率,且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可防止工人被烫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加热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移动式高频感应加热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高频加热机通常是固定在地面或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当待加热的钢材很长时,由于其感应加热线圈是固定的长度,此刻需要对待加热钢材进行分段加热,这需要工人手动挪动待加热的钢材至感应加热线圈位置处,同时分段加热存在一些危险,在工人挪动钢材时,必须等到钢材冷却一段时间后才可搬运挪动,否则工人会被烫伤。故而这种固定式高频加热机不仅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使得加热速度变慢。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移动式高频感应加热机,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高频感应加热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高频感应加热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左端前后对称设有支架,且前后两个支架之间设有螺杆,所述螺杆前端面和支架的接触面间设有轴承,所述螺杆的后端安装有电动机,所述螺杆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导向滑杆,且螺杆上设有与之相适配的移动座,且移动座贯穿两个导向滑杆,所述移动座上方设有高频加热机本体,所述高频加热机本体的右侧壁通过两个感应线圈安装头连接有感应加热线圈,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内部插接有待加热钢材,所述待加热钢材前端插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下方设有支撑座,且支撑座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待加热钢材的后端设有圆形挡盘,所述圆形挡盘的后侧壁焊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后端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下方设有滑块,所述底座的后侧上端开设有与滑块相匹配的滑槽,且滑槽的后侧壁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贯穿滑槽的后侧壁并连接滑块。
优选的,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形状为螺旋形。
优选的,所述导向滑杆的前后两端均连接支架。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且固定套的顶部设有固定待加热钢材的锁紧螺栓。
优选的,所述高频加热机本体上设有工作面板,且感应线圈安装头位于工作面板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螺杆上喷涂有防锈层,且防锈层的厚度为2-3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移动式高频感应加热机,通过移动高频加热机本体,可对不同长度的待加热钢材进行均匀加热,比起固定住高频加热机本体,让工人手动的挪动待加热钢材至感应加热线圈内部,这种移动式高频加热机大大提高了工件的加工效率,且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可防止工人被烫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待加热钢材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电动机、3移动座、4螺杆、5支架、6高频加热机本体、7感应线圈安装头、8感应加热线圈、9圆形挡盘、10第一气缸、11工作面板、12固定套、13待加热钢材、14滑槽、15支撑杆、16滑块、17第二气缸、18支撑座、19导向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实树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实树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67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