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钓鱼提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17846.0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8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哲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绿樱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97/00 | 分类号: | A01K9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篮体开口 提篮 篮身 篮体 本实用新型 网格状结构 漂浮 水面 弓型 提手 钓鱼 左右摆动 外边缘 渔具 端头 浮力 干水 固联 桶状 开口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钓鱼提篮,包括桶状篮体和弓型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篮体设有开口、篮身和篮底,篮身和篮底构成网格状结构;所述弓型提手通过其端头与篮体固联并可左右摆动;所述篮体开口的外边缘处固设有环状漂浮部。本实用新型在篮体开口处设有环状漂浮部,利用其浮力使篮体开口处漂浮在水面,方便将鱼拉进篮体内;篮身和篮底设置成网格状结构,提篮提出水面时迅速漏干水,可以快速将鱼提出水面,结构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钓鱼提篮。
背景技术
现在休闲钓鱼是很多人喜爱的一种户外活动,钓鱼方式分为很多种:台钓、冰钓、船钓、桥钓、海钓、路亚钓等等,一般中鱼时将鱼拉回近处利用抄网把鱼捕捉上来,但是在桥钓时,由于人在高处,抄网抄鱼的距离有限,小一点的鱼可以直接利用鱼竿提上来,碰到大的鱼,将鱼提上来,就会发生鱼嘴脱勾或断线的现象,现在有人将从市场上购买的塑料桶通过牵引绳放下桥面,再将鱼拖进桶里提上来,但是使用这种桶有时会沉下水面,有时靠人眼观察又放不到位,很麻烦,而且这种桶强度又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钓鱼提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钓鱼提篮,包括桶状篮体和弓型提手,所述篮体设有开口、篮身和篮底,篮身和篮底构成网格状结构;所述弓型提手通过其端头与篮体固联并可左右摆动;所述篮体开口的外边缘处固设有环状漂浮部。
进一步的,所述篮体和弓型提手由小尺寸不锈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环状漂浮部为中空气密结构或固体式发泡塑料材料或橡胶制品制成,其浮力能够满足使得桶状篮体开口处于漂浮在水平面上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弓型提手顶部还固设有长度和强度适中的牵引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钓鱼提篮,在篮体开口处设有环状漂浮部,利用其浮力使篮体开口处漂浮在水面,方便将鱼拉进篮体内;篮身和篮底设置成网格状结构,提篮提出水面时迅速漏干水,可以快速将鱼提出水面,结构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的一种钓鱼提篮,包括桶状篮体1和弓型提手2,所述篮体设有篮体开口3、篮身4和篮底5,篮身4和篮底5构成网格状结构;所述弓型提手2通过其端头与篮体1固联并可左右摆动;所述篮体开口3的外边缘处固设有环状漂浮部6。
所述篮体1和弓型提手2由小尺寸不锈金属材料制成。不锈金属材料可以增加强度,重量适中。
所述环状漂浮部6为中空气密结构或固体式发泡塑料材料或橡胶制品制成,其浮力能够满足使得桶状篮体开口3处于漂浮在水平面上的状态。
所述弓型提手2顶部还固设有长度和强度适中的牵引绳7。
使用本实施例时,鱼竿中鱼后,利用在篮体开口3处设有环状漂浮部6,其浮力使篮体开口3处漂浮在水面,将鱼拉进篮体1内,篮身4和篮底5设置成网格状结构,提篮提出水面时可以迅速漏干水,可以快速将鱼提出水面,结构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绿樱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绿樱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78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在流水中的鱼漂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钓鱼用破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