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压缩机的油雾滤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18028.2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2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谢成昆;谷智义;彭晓靖;晏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壹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42;F04C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雾过滤器 油雾 空气压缩机 消声器 阀门装置 滤除装置 储油罐 上端 排出 控制电磁阀 高压气体 污染大气 噪声污染 出气端 滤清器 压缩腔 下端 啸声 卸荷 泄放 过滤 泄露 出口 | ||
一种空气压缩机的油雾滤除装置,包括阀门装置、消声器、油雾过滤器和储油罐,阀门装置连接在油雾过滤器上端的一侧,消声器连接在油雾过滤器上端的另一侧,油雾过滤器的下端与储油罐连接。消声器连接在油雾过滤器的出气端,能大幅度消除从空气压缩机排出的带油雾的高压气体通过油雾过滤器时产生的啸声,从而大幅度降低噪声污染。采用在空气压缩机压缩腔出口引出油雾气体,经控制电磁阀控制,向油雾泄放滤清器过滤排出的方式,可以同时解决空气压缩机卸荷时间长和油雾泄露污染大气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雾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的废气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铁路机车、城轨列车、高铁动车及铁路工程车制动风源系统空气压缩机普遍采用喷油双螺杆或喷油滑片空气压缩机。这些空气压缩机都属于容积式空气压缩机,容积式空气压缩机存在停机后卸荷启动的问题。由于铁路机车车辆制动用风源系统中空气压缩机工作工况都存在着短时工作即停机时间和运转时间都比较短的现象,造成向排气过滤器排放卸荷时卸荷时间太长或向进气滤清器排放卸荷时油雾排放量大,因进气滤清器不适于过滤油雾,压缩腔油雾气会排出机外,不能保证卸荷时间要求或造成油雾直接泄放污染大气。
通过国内检索发现以下专利与本实用新型有相似之处:
申请号为CN201510601934.5,名称为“一种新型油烟净化系统”的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油烟净化系统,电气控制装置模块分别和阳极低压极板、高压阴极接地板连接,阳极低压极板和阴极低压接地板等距离交替分布在油烟净化模块内构成吸附静电场;油水分离模块、干燥模块、粉尘过滤模块依次和电气控制装置模块连接,所述油水分离模块包括高效过滤器,干燥模块包括干燥器,干燥器内部设置有Z型交错连通腔,高效过滤器通过进气梭阀分别与干燥器的腔室Ⅰ和腔室Ⅱ相连通,所述粉尘过滤模块包括粉尘过滤本体、上平面和下平面。此发明形成晕流电场,油烟净化效率大大提高,过滤效果好,清洗方便,拆卸方便,使得油烟颗粒获得反复地荷电和还原,从而大幅提高了净化能力,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维修和更换也非常方便。
上述专利虽然也是一种去除油雾的装置,但其主要是利用晕流电场使得油烟颗粒获得反复地荷电和还原,从而大幅提高了净化能力。而本实用新型是将空气压缩机排出的带油雾的高压气体。经过旋塞阀、电磁阀和油雾过滤器形成的油雾导流通道,并在油雾过滤器中过滤后流进储油罐中进行回收处理。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原理和结构上都与上述发明专利不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安全、环保的回收从空气压缩机排出的带油雾的高压气体中的油雾。
针以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压缩机的油雾滤除装置,包括阀门装置、消声器、油雾过滤器和储油罐,阀门装置连接在油雾过滤器上端的一侧,消声器连接在油雾过滤器上端的另一侧,油雾过滤器的下端与储油罐连接。
进一步地,阀门装置的一端与空气压缩机的排气端连接,阀门装置的另一端与油雾过滤器上端的进气侧连接,阀门装置和油雾过滤器是相互连通的。
进一步地,阀门装置包括旋塞阀和电磁阀,旋塞阀的一端与空气压缩机的排气端连接,电磁阀的一端与旋塞阀出气端连接,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油雾过滤器上端的进气侧连接;且旋塞阀、电磁阀和油雾过滤器之间相互连通。
进一步地,旋塞阀为单向阀,从空气压缩机排出的气体会从旋塞阀依次向电磁阀、油雾过滤器单向流动,电磁阀为常开电磁阀。
进一步地,消声器是连接在油雾过滤器上端的出气侧,且消声器与油雾过滤器之间相互连通。
进一步地,油雾过滤器中填充有可拆装的油雾过滤元件,油雾过滤器的下端与储油罐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消声器连接在油雾过滤器的出气端,能大幅度消除从空气压缩机排出的带油雾的高压气体通过油雾过滤器时产生的啸声,从而大幅度降低噪声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壹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壹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80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居用空气净化器
- 下一篇:油气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