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剪纱驱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19433.6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0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燚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雾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60 | 分类号: | D04B15/6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3600 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摆动臂 音圈马达 本实用新型 驱动结构 换线器 永磁体 夹纱 驱动器壳体 剪纱装置 平行放置 平行设置 驱动器壳 生产流程 针织圆机 纱剪 上夹 外板 转轴 组装 体内 驱动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圆机的换线器,具体是一种剪纱驱动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换线器外板上夹纱剪纱装置、驱动器壳体,驱动器壳体内通过转轴安装有摆动臂,摆动臂两侧平行设置有永磁体,摆动臂上设置有线圈,线圈与永磁体平行放置构成音圈马达,摆动臂在音圈马达的驱动下带动夹纱剪纱装置完成夹纱剪纱动作。本实用新型简化内部结构和生产流程,采用全新音圈马达,易于制作和组装,提高了产品经济性和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圆机的换线器,具体是一种剪纱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换线器的剪纱驱动结构中,夹纱剪纱装置动作的驱动力来源于针织机,或基于齿轮齿条传动,由换线器自身设置的电机等传动件驱动夹纱剪纱装置动作,此类选纱控制结构因体积大、结构复杂、生产流程繁琐、制作和组装困难、生产成本高、使用故障率高等缺点,使得经济性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简化内部结构和生产流程、易于制作和组装、提高产品经济性和实用性的剪纱驱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剪纱驱动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换线器外板上夹纱剪纱装置、驱动器壳体,驱动器壳体内通过转轴安装有摆动臂,摆动臂两侧平行设置有永磁体,摆动臂上设置有线圈,线圈与永磁体平行放置构成音圈马达,摆动臂在音圈马达的驱动下带动夹纱剪纱装置完成夹纱剪纱动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简化内部结构和生产流程,采用全新音圈马达,易于制作和组装,提高了产品经济性和实用性。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换线器外板上通过转轴安装有剪纱杠杆,夹纱剪纱装置的副剪纱刀和压纱板上均设置有凹槽,剪纱杠杆上设置有与凹槽相适应的圆形摆头,摆动臂在音圈马达的驱动下带动剪纱杠杆摆动,剪纱杠杆通过圆形摆头带动夹纱剪纱装置的副剪纱刀和压纱板完成夹纱剪纱动作。
摆动臂上设置有驱动臂,剪纱杠杆上设置有U型卡槽,驱动臂上设置有与U型卡槽相适应的销轴,驱动臂通过销轴带动剪纱杠杆摆动,销轴作为剪纱杠杆的驱动部件,用以驱动剪纱杠杆动作,实现选纱功能。
音圈马达设置若干组,若干组音圈马达之间通过限位隔离板隔开,限位隔离板通过销轴安装在驱动器壳体上,限位隔离板呈U型结构,摆动臂的一端置于限位隔离板的U型结构内,限位隔离板限制音圈马达最大摆动角度。
驱动器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音圈马达的电路板及接口,通过电路板及接口实现若干组音圈马达的分别控制,通过音圈马达的电路板及接口与外部连线连接后即可作为独立控制部件,使其模块化,便于组装和维修。
摆动臂两侧的永磁体在垂直于线圈的方向上极性相反,永磁体为一个在同一表面上充磁双极或多极的磁铁,或者是由多个磁铁块组成的磁铁组,基于异性相吸原理,利用吸力便能两个永磁体固定于控制器壳体内,使其保持位置稳定,降低了摆动臂的重量和生产成本。
线圈镶嵌于摆动臂上,线圈的外圈或内圈与摆动臂粘结固定。
驱动器壳体上设置有一块或多块密封盖板,用于驱动器自身的密封,防止外部污染。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驱动器外壳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 是图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摆动臂与永磁体布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 是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雾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唐山雾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94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选纱控制结构
- 下一篇:应用于生产人体形裤袜圆纬机中的自动换纱变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