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气泵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19862.3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9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玉婷 |
主分类号: | F04B35/04 | 分类号: | F04B35/04;F04B39/12;F04B3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徽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5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525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线轴 充气泵 收线 充气管路 出线口 本实用新型 电机 腔内 伸出 充气技术 垂直设置 方便收纳 防摩擦垫 节省空间 均匀设置 连接转盘 生产技术 充气管 联轴器 上端 腔壁 下端 线口 堆放 暴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技术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气泵。包括充气泵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充气泵主体下端的管路收线腔,所述的管路收线腔内垂直设置有绕线轴,绕线轴上均匀设置有充气管路,绕线轴的下端连接转盘,绕线轴的上端设置有电机,电机与绕线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的管路收线腔的一侧腔壁上设置有出线口,充气管路的末端伸出线口,所述的出线口的周围设置有防摩擦垫。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管路收线腔内的绕线轴可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进而可以控制伸出出线口的充气管路线的长度,避免充气管路暴露在外界,同时也方便收纳,避免管路线随意的堆放,节省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技术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气泵。
背景技术
充气泵又叫打气机、打气泵、充气机,是通过马达的运转来工作的一种充气工具。其工作原来是马达运转,抽气时,连通器的阀门被大气的气压冲开,气体进入气筒,而向轮胎中打气时,阀门又被气筒内的气压关闭,气体就进入了轮胎中。其核心是使用大气压的原理来充气,其应用范围是: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皮球、橡皮船等。现有技术中的充气泵多采用连接电源驱动马达工作,来给轮胎充气。这样往往在给外界充气时需要充气泵的充气管路设置的较长,但是在收纳时由于充气管较长不便于收纳,长期裸露在外面又容易造成管理很老化损坏,造成充气管路泄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充气泵的管路收纳的问题。提供一种充气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充气泵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充气泵主体下端的管路收线腔,所述的管路收线腔内垂直设置有绕线轴,绕线轴上均匀设置有充气管路,绕线轴的下端连接转盘,绕线轴的上端设置有电机,电机与绕线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的管路收线腔的一侧腔壁上设置有出线口,充气管路的末端伸出线口,所述的出线口的周围设置有防摩擦垫。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管路收线腔内的绕线轴可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进而可以控制伸出出线口的充气管路线的长度,避免充气管路暴露在外界,同时也方便收纳,避免管路线随意的堆放,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充气泵主体;20-管路收线腔;21-绕线轴;30-充气管路;22-转盘;23-电机;24-联轴器;25-出线口;26-防摩擦垫;11-按钮I;27-按钮II;12-胎压测量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气泵,包括充气泵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充气泵主体10下端的管路收线腔20,所述的管路收线腔20内垂直设置有绕线轴21,绕线轴21上均匀设置有充气管路30,绕线轴21的下端连接转盘22,绕线轴21的上端设置有电机23,电机23与绕线轴21通过联轴器24连接,所述的管路收线腔20的一侧腔壁上设置有出线口25,充气管路的末端伸出线口25,所述的出线口25的周围设置有防摩擦垫26,防摩擦垫26可以避免在抽拉时对充气管路30的磨损。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的整体结构,下端设置的管路收线腔20,管路收线腔20内的绕线轴21可在电机23的带动下旋转,进而可以控制伸出出线口25的充气管路30线的长度,避免充气管路30暴露在外界,同时也方便收纳,避免充气管路30线的随意堆放,节省了空间。
优选的,所述的充气泵主体10与设置于充气泵主体10下端的管路收线腔20丝杆连接。方便拆卸维修。
优选的,所述的充气泵主体10上设置有按钮I11,所述的管路收线腔20上设置有按钮II27。按钮I11可以控制充气泵主体10的开启与关闭,对轮胎进行充气,按钮II27可以控制电机23的开启与关闭进而控制充气管路30的收放,方便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玉婷,未经李玉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98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吹气气缸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清洗和组装的空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