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23047.4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9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威;李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大仓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江婷;李发兵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 框体 部件管理成本 光学膜片组 液晶模组 一体成型 组装效率 背光模组组装 反射片设置 组装工位 反射片 反光 组装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为了解决现有背光模组中所有部件单独组装所导致的组装效率低、部件管理成本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包括:框体、导光板、反射片和光学膜片组,导光板与框体一体成型,反射片设置在导光板的反光面的下方,光学膜片组设置于导光板的出光面的上方。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导光板在制作时与框体一体成型,在进行背光模组组装时,可以减少一个组装工位,提高了组装效率,降低了部件管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液晶显示器件的背光模组部分中,背光模组的各组成部分分别为独立的部件,分别需要独立制作,然后再进行组装,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现有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背光模组中包括:黑胶11、上增光片12、下增光片13、扩散片14、导光板15、反射片16、外框17和光源18,背光模组的各部分膜材均在单独制作后组装在外框中,再由黑胶进行固定,由于各部件之间需要进行单独组装,从而组装效率较低,部件管理的成本较高。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显然仍存在不便与缺陷,而有待加以进一步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解决了现有背光模组中所有部件单独组装所导致的组装效率低、部件管理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框体、导光板、反射片和光学膜片组,所述导光板与所述框体一体成型,所述反射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反光面的下方,所述光学膜片组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框体为中空框架或非中空框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框体为中空框架时,所述框体远离导光板的一侧设置有台阶部,所述反射片粘接在所述台阶部而固定在所述框体上;或,所述反射片粘接在所述导光板的反光面的下方而固定在所述导光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框体为非中空框体时,所述导光板与所述框体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安装所述反射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框体的侧部设置有向所述框体内部延伸的翻边,通过所述翻边将所述导光板对应一侧包覆于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背板,所述框体的侧部与所述背板卡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板一侧部设置有开窗,所述开窗用于容置发光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开窗为所述导光板所述侧部向内预设距离处排列设置的多个矩形子开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开窗为所述导光板所述侧部排列设置的多个凸柱与所述框体对应侧边相抵接而形成的多个矩形子开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模组,包括液晶面板,还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液晶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为了解决现有背光模组中所有部件单独组装所导致的组装效率低、部件管理成本高的缺陷,将导光板与框体一体成型,反射片设置在导光板的反光面的下方,光学膜片组设置于导光板的出光面的上方。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导光板在制作时与框体一体成型,在进行背光模组组装时,可以减少一个组装工位,简化了组装工艺,提高了组装效率,降低了部件管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大仓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大仓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230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