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刀可转换式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24175.0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6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波;朱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帕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4 | 分类号: | A61B18/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金属 第二电极 第一电极 电源线 电极按钮 医用陶瓷 本实用新型 射频等离子 可转换式 手术电极 第一极 电极丝 刀杆 双刀 外侧端面 手柄 工作端 管内部 绝缘套 电极 按下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刀可转换式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包括手柄、刀杆、电源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刀杆包括第二医用金属管以及套装第二医用金属管外表面的绝缘套,所述第二医用金属管的工作端安装有第一医用金属管,所述第一医用金属管内部安装有医用陶瓷件,第一电极安装在医用陶瓷件的侧面,第二电极安装在医用陶瓷件的外侧端面,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通过电极丝与电源线的第一极连接,电源线的第一极和每根电极丝之间安装有电极按钮,第二医用金属管与电源线的第二极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巧妙地设计电极按钮,使得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与第二医用金属管构成回路,根据实际的需要,按下相应的电极按钮切换至相应的电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刀可转换式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
背景技术
传统的等离子手术刀只是单一的一种形态,难以实现在同一手术中不同的治疗作用,而这过程需要换刀造成医疗费用和手术的效率都会收到影响。
缺点:
1.等离子电极刀头单把手术刀头使用中能发挥的功能单一;
2.多把同时使用又成本高昂,难以真正普及到治疗中,被患者接受;
3.若多把使用,也增加医生在手术中需更连续重复更换各形态的刀头电极;新更换刀头需要调试;从而大大增加手术时间与难度,更换过程须多次接触患者伤口会加大患者的疼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刀可转换式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可以实现同一把刀上有两种刀型的治疗方式,减少换刀带来的麻烦,节约成本,减轻患者疼痛,更便捷的达到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双刀可转换式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包括手柄、刀杆、电源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刀杆包括第二医用金属管以及套装第二医用金属管外表面的绝缘套,所述第二医用金属管的工作端安装有第一医用金属管,所述第一医用金属管内部安装有医用陶瓷件,第一电极安装在医用陶瓷件的侧面,第二电极安装在医用陶瓷件的外侧端面,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通过电极丝与电源线的第一极连接,电源线的第一极和每根电极丝之间安装有电极按钮,第二医用金属管与电源线的第二极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医用金属管焊接在第二医用金属管上,第一医用金属管内布置有用于安装医用陶瓷件的扣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医用陶瓷件的侧面为一倾斜面,第一电极包括与电极丝连接的第一极片、与医用陶瓷件的平面匹配的第二极片以及与第一极片平行的第三极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极片的自由端卡在医用陶瓷件的卡槽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电极包括与医用陶瓷件外侧端面平行的第四极片、与第四极片垂直的第五极片以及与第五极片平行的第六极片,所述第五极片与电极丝连接,所述第六极片的自由端嵌到医用陶瓷件的安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安装在第二医用金属管内部的负吸内管,所述负吸内管的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医用陶瓷件,所述负吸内管的另一端连接至负吸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医用陶瓷件的外侧端面和侧面分别布置有若干连通负吸内管的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的一端通过绝缘AB胶粘接固定在医用陶瓷件上,连接管的另一端插入到吸附内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帕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帕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241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注射微创手术电凝切开刀
- 下一篇:控温显示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