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取出粘连在内壁的药粉的药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24909.5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3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利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3/00 | 分类号: | B65D23/00;B65D3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粉 药瓶本体 置药腔 药瓶 本实用新型 收集组件 药粉层 粘连 取出 氧化变质 药瓶内壁 依次减小 有效保障 圆形通槽 刮除 内壁 瓶口 瓶身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瓶,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取出粘连在内壁的药粉的药瓶。包括药瓶本体,所述的药瓶本体由下至上依次为瓶底,圆柱体的瓶身以及由下至上直径依次减小的瓶口,所述的瓶底下方设有一个圆形通槽,所述的药瓶本体其内部设有一个置药腔,所述的置药腔内壁上设有一层药粉层,所述的置药腔下端设置有一个T形推板,所述的T形推板上设有一个药粉收集组件,所述的药粉收集组件的直径与药粉层的直径相同。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能够有效的刮除药瓶内壁的药物,避免浪费;(2)不会污染环境;(3)能够有效保障药物不会发生氧化变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瓶,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取出粘连在内壁的药粉的药瓶。
背景技术
药瓶是盛放药物的容器。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药物的外观有着原来越多的种类,例如药物具有颗粒状、片状、粉状、液体状等等的外观,其封装在药瓶中,等到需要使用时可以方便的取出使用。然而,有些粉状药品以及液体状药品,在使用后往往会粘连在药瓶的内壁中,无法很好地取下,导致了药物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防误食药瓶结构,其申请公布号 为CN107215557A,包括药瓶外壳和伪瓶盖,其中,药瓶外壳内部进一步设置有药瓶内胆,药瓶外壳的上部设置有卡扣,卡扣与伪瓶盖之间扣合连接。药瓶内胆的顶部设置有开口,药瓶内胆下部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药瓶内胆与药瓶外壳之间螺纹连接。药瓶内胆的底部进一步设置有底座,底座与药瓶内胆在制造时一体成型。内胆内具有锡箔纸密封层,其内包裹有干燥剂包。该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伪装性强,可以有效防止儿童误食事件的发生。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仍然无法将粘连在药瓶内壁的药粉以及液体药瓶全部取出,造成浪费,随意丢弃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我们继续虚招一种能够有效清除粘连在药瓶内壁的药粉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药瓶内壁的粉末状以及液体状的药瓶无法取出,随意丢弃药品容易污染环境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将药瓶内部的粉末状以及液体状的药品全部取出,同时不会污染环境的一种方便取出粘连在内壁的药粉的药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取出粘连在内壁的药粉的药瓶,包括药瓶本体,所述的药瓶本体由下至上依次为瓶底,圆柱体的瓶身以及由下至上直径依次减小的瓶口,所述的瓶底下方设有一个圆形通槽,所述的药瓶本体其内部设有一个置药腔,所述的置药腔内壁上设有一层药粉层,所述的置药腔下端设置有一个T形推板,所述的T形推板上设有一个药粉收集组件,所述的药粉收集组件的直径与药粉层的直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药瓶内部设有一个药粉收集组件,所述的药粉收集组件在T形推板的推动下,能够向上运动,从而将药粉层中的残余药粉通过药粉收集组件的向上运动而从药瓶本体内壁刮除并且收集在药粉收集组件中,设置圆形通槽能够方便使用人的手指推动T形推板的向上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药粉收集组件包括药粉收集膜、连接环以及固定连接于药粉收集膜边缘以及连接环下端的连接拉杆。
本实用新型中的药粉收集组件中药粉收集膜的作用是将内壁上的残余药粉刮下并储存在药粉收集膜中,设置连接环与连接拉杆,能够使得在药瓶口直径变小的情况下,通过连接拉杆的拉动,使得柔性的药粉收集膜能够适应药瓶口的直径,从而能够有效的将药物取出,达到不浪费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环中部设有一个固定孔,固定孔与提拉杆固定连接。设置提拉杆能够有效的对药粉收集膜进行提拉,从而的取出药品。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环底部设有若干固定环,所述的固定环与连接拉杆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药粉收集膜外边缘设有一圈刷毛,所述的刷毛与药粉层紧密接触。设置刷毛能够有效的将内壁上的药粉通过刷毛刷下。
作为优选,所述的T形推板上端与瓶身内壁的直径相同,下端与圆形通槽的直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249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