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支架联动机构的重力车载手机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27551.1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9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耀钦 |
主分类号: | H04M1/04 | 分类号: | H04M1/04;B60R1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胜博时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6 | 代理人: | 黄海艳 |
地址: | 525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支架 插接 扭簧 联动组件 连接端 后壳 前壳 通孔 本实用新型 车载手机 联动机构 手机夹具 手机托架 右夹臂 左夹臂 腔体 支架 同心圆柱体 插接固定 固定装置 后壳固定 螺丝固定 圆形槽口 出风口 槽口 螺柱 限位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支架联动机构的重力车载手机支架,包括手机夹具、车载出风口固定装置。手机夹具包括前壳、后壳和重力联动组件,所述重力联动组件包括左夹臂、右夹臂、手机托架、旋转支架、扭簧。旋转支架上设有用于插接放置扭簧的圆形槽口,后壳设有用于插接固定扭簧和旋转支架槽口的同心圆柱体。前壳的螺柱依次穿过旋转支架、扭簧与后壳通过螺丝固定,前壳与后壳固定连接形成一个腔体,腔体用于固定和限位所述重力联动组件。旋转支架上的第一连接端插接于左夹臂上的第一通孔,旋转支架上的第二连接端插接于右夹臂上的第二通孔,旋转支架上的第三连接端插接于手机托架上的第三通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让用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支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重力联动的手机车载支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所谓车载手机支架,可以用最舒适的方式来使用的、最简约、易用数码支架,注重用户体验、优秀的结构设计,根据人体工程学,人机的设计理念的参与,让开车使用者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车载手机支架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有放在汽车控制台上、粘贴在玻璃上、卡扣于汽车出风口处,五花八门,格式各样的都存在。
但现有的重力联动手支架的结构是均是由左右两夹臂、及手机托臂组成连动组合,手机放到手机托臂上手机重量会把手机托臂压着向下移动,手机托臂连动左右两夹臂向中心方向缩回卡住手机。此联动方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靠齿轮与齿牙方式联动,此联动方式会有噪音。另一类,靠转轴杠桿联动,此联动方式的左右两夹臂不能水平回缩,只能以转轴旋转行弧度缩回,且卡手机的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通过旋转支架联动机构带动夹具的重力车载手机支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支架联动机构的重力车载手机支架,包括手机夹具、车载出风口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机夹具包括前壳、后壳和重力联动组件,所述重力联动组件包括左夹臂、右夹臂、手机托架、旋转支架、扭簧;
所述旋转支架上设有用于插接放置扭簧的圆形槽口,所述后壳上设有用于插接扭簧和插接槽口的同心圆柱体,所述扭簧的一端插接于槽口上的通孔,所述扭簧的另一端插接于同心圆柱体上的通孔;
所述前壳的螺柱依次穿过旋转支架、扭簧与后壳通过螺丝固定,所述前壳与后壳固定连接形成一个腔体,所述腔体用于固定和限位所述重力联动组件;
所述旋转支架上的第一连接端插接于左夹臂上的第一通孔,所述旋转支架上的第二连接端插接于右夹臂上的第二通孔,所述旋转支架上的第三连接端插接于手机托架上的第三通孔。
较优地,所述后壳上设有万向转头底座。
较优地,所述车载出风口固定装置设有万向转头构件和用于夹在车载出风口叶片上的夹具构件,通过万向转头构件固定于万向转头底座上将车载出风口固定装置与手机夹具连接固定。
较优地,所述左夹臂、右夹臂、手机托架上均设置有一层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解决了传统的重力联动手机支架采用齿轮转动有噪音的问题,及解决了传统手机支架靠转轴杠桿联动带来左右两夹臂不能水平回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旋转支架作为支点,通过利用与旋转支架上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为一定宽度给予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的运动空间,由此可以做到,手机托架受力时联动左夹臂、右夹臂以水平方向中间靠拢。保证了手机托架受力的情况下或手机托架忽然不受力时,左、右夹臂的运动方向均为水平方向,让用户的有更好的使用体验感,且让手机夹具将手机卡得更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机夹具与车载出风口固定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耀钦,未经李耀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275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防丢防盗贴身扣
- 下一篇:一种半自动砖雕扫描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