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空气集热供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28333.X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1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坤;张正祥;刘景春;盖风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坤 |
主分类号: | F24S10/40 | 分类号: | F24S10/40;F24S20/40;F24S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律涛 |
地址: | 252800 山东省聊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集热 联箱 内管 透明玻璃 进风 外管 出风 太阳能空气 供暖系统 出风管 开口端 集热 室内 本实用新型 内管外表面 空心管体 室内回风 一端开口 内管套 通风孔 吸热层 风机 端头 墙体 穿透 牵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空气集热供暖系统,包括出风联箱、进风联箱,出风联箱与进风联箱之间通过透明玻璃外管、太阳能集热内管连接,太阳能集热内管套接在透明玻璃外管内且太阳能集热内管与透明玻璃外管之间存在间隙,太阳能集热内管为一端开口的空心管体,太阳能集热内管外表面设置有吸热层且设置有若干个穿透太阳能集热内管管体的通风孔;出风联箱分别与太阳能集热内管开口端和位于太阳能集热内管开口端外侧的透明玻璃外管固定连接,太阳能集热内管另一端位于进风联箱一侧且位于该端头外侧的透明玻璃外管与进风联箱固定连接;出风联箱、进风联箱的一端分别通过室内出风管、室内回风管与墙体固定连接,室内出风管固定连接牵引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空气集热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为治理大气环境,减小散煤供暖的燃烧排放,国家提出了清洁能源替代燃煤供暖的规划,正处在如火如茶的实践实施中。太阳能作为绿色清洁能源已成为冬季供暖开发的全新热点。传统常规的方法是将太阳能光热转化成热水输送到散热末端供房间采暖,这种方式存在着水系统泄露,设备腐蚀,冬季使用水冻结的问题,并且也不易实现家庭用户小型化的应用,制约了它的发展。
本人曾设计了“一种太阳能光电互补采暖器”,并获得了专利 (CN206176529U),用太阳能光热直接加热空气,解决了水系统的诸多问题,对于太阳能源用于供暖领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在实践应用中,发现了它的不足,一方面,空气集热腔体的结构复杂,制造工艺上很难做到它的密封度,腔体内气流绌织的紊乱,不能将集得的热量全部排出,影响了效率,并且,在壳体底部设置保温底板的效果不理想,没有达到很好的保温效果;另一方面,在腔体内设置与吸热体紧连的电加热,影响吸热体在空气中传递热量,而安装在于室外,使采暖器的热量严重散失,影响了节能和采暖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加热效果好的太阳能空气集热的供暖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太阳能空气集热供暖系统,包括出风联箱、进风联箱,出风联箱与进风联箱之间通过集热装置连接,所述集热装置包括透明玻璃外管、太阳能集热内管,太阳能集热内管套接在透明玻璃外管内且太阳能集热内管与透明玻璃外管之间存在间隙,太阳能集热内管为一端开口的空心管体,太阳能集热内管外表面设置有吸热层且太阳能集热内管设置有若干个穿透太阳能集热内管管体的通风孔;出风联箱分别与太阳能集热内管开口端和位于太阳能集热内管开口端外侧的透明玻璃外管固定连接,太阳能集热内管另一端位于进风联箱一侧且位于太阳能集热内管另一端端头外侧的透明玻璃外管与进风联箱固定连接;出风联箱、进风联箱的一端分别通过室内出风管、室内回风管与墙体固定连接,室内出风管固定连接牵引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室内出风管位于墙体内的端头固定连接电热风机且电热风机固定连接在室内的墙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联箱位于进风联箱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供暖系统设置有电子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通过线路与电热风机、牵引风机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供暖系统由太阳能集热和电辅热组成,通过集热装置和电热风机的供热互补,保持全天候不间断的热风输出,达到所需供暖房间的高品质供暖的目的。解决了常规使用热水系统的成本高,水易冻结等问题,孔管式结构,热交换充分,解决了现有空气集热系统密封性、供热风量小及热效率低的问题,并且该供暖系统,尺寸大小随意组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可适用于任何建筑结构的房间使用,实用性更强,解决无城市热网地区的清洁能源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坤,未经周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283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