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进料出料的连续浓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29459.9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3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范作卿;邹德庆;王娜;朱琳;顾寅钰;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蚕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3/10 | 分类号: | B01D3/10;B01D3/32 |
代理公司: | 济南竹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0 | 代理人: | 吕利敏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容器 瓶口 真空抽气泵 自动进料 出料 连续浓缩装置 浓缩液 盛装 第三容器 瓶口连接 水浴装置 进气管 冷凝管 浓溶液 溶剂 | ||
一种自动进料出料的连续浓缩装置,包括真空抽气泵和装有待浓缩液的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上设有第一瓶口,第二瓶口和第三瓶口,所述第一容器上的第二瓶口通过冷凝管连接盛装溶剂的第三容器,所述第一容器位于水浴装置上;所述第一容器的第一瓶口连接盛有待浓缩液的第四容器,所述第一容器的第一瓶口同时和真空抽气泵连接,所述第一容器的第三瓶口上连接进气管;所述第一容器的第三瓶口同时连接用于盛装浓溶液的第五容器,所述真空抽气泵连接所述第五容器。该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自动进料出料,达到连续工作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进料出料的连续浓缩装置,属于溶液浓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化学实验中浓缩装置是很常见的一种装置,通过浓缩装置除去待浓缩液中的溶剂。现有的浓缩装置都为手动向浓缩容器中加料,并且在蒸馏过程中,如果浓溶液或者溶剂需要倒出时,需暂停浓缩过程,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因此,本技术领域急需一种能实现自动进料出料、实验操作步骤简单的自动浓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动进料出料的连续浓缩装置。
技术术语解释:
待浓缩液经过浓缩装置浓缩为浓溶液,挥发出来的成分为溶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进料出料的连续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抽气泵和装有待浓缩液的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上设有第一瓶口,第二瓶口和第三瓶口,所述第一容器上的第二瓶口通过冷凝管连接盛装溶剂的第三容器,所述第一容器位于水浴装置中;该过程用于待浓缩液的浓缩过程;
所述第一容器的第一瓶口连接盛有待浓缩液的第四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和第四容器之间设有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一容器的第一瓶口同时和真空抽气泵连接,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真空抽气泵之间设有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容器的第三瓶口上连接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有第一平衡阀;打开第一开关阀,调节第一平衡阀进气量,气体由第一平衡阀进入第一容器中的液面以下并喷发,使第一容器内的待浓缩液呈沸腾状态,加快溶剂的挥发,打开第二开关阀,第四容器内的待浓缩液会自动吸入第一容器中;
所述第一容器的第三瓶口同时连接用于盛装浓溶液的第五容器,所述第五容器和所述第一容器之间设有第三开关阀,所述真空抽气泵连接所述第五容器,所述真空抽气泵和所述第五容器之间设有第六开关阀,所述第五容器上还设有第二平衡阀。浓缩完成后打开第三开关阀、第六开关阀,调节第二平衡阀,第一容器中浓缩后的浓溶液便被自动吸入第五容器中。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三容器连接用于盛装溶剂的第二容器,所述第三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之间设有第五开关阀,所述第二容器和所述真空抽气泵连接,所述真空抽气泵和所述第二容器之间设有第四开关阀,所述第三容器上设有第三平衡阀。当溶剂装满第三容器后,则关闭第一开关阀,打开第四开关阀、第五开关阀,调节第三平衡阀,第三容器中的溶剂便被自动吸入第二容器中。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五开关阀、第二开关阀和第三开关阀均为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氮气瓶。氮气为惰性气体,进入到所述第一容器后,可以有效避免空气中的杂质与待浓缩液中的有效成分发生反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真空抽气泵;2、第二容器;3、第一容器;4、第一瓶口;5、第二瓶口;6、第三瓶口;7、冷凝管;8、第三容器;9、第四容器;10、第二开关阀;11、第一开关阀;12、进气管;13、第五容器;14、第一平衡阀;15、第三开关阀;16、第四开关阀;17、第六开关阀;18、第二平衡阀;19、水浴装置;20、第五开关阀;21、第三平衡阀;22、氮气瓶。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蚕业研究所,未经山东省蚕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294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