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市政用地下塑料管廊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31119.X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8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群;吴耕田;刘志军;罗佳;王子艺;李阳;吴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利群 |
主分类号: | H02G9/06 | 分类号: | H02G9/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7 | 代理人: | 赵俊娇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廊 断点 循环水系统 塑料管 线缆挂架 加强管 内壁 着火点 本实用新型 市政 财产损失 承载能力 挂架结构 急救措施 控制系统 水流方向 供水 变形量 分体式 可变形 延长管 进水 烧穿 塌方 预留 灭火 救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用地下塑料管廊,具有分体式的挂架结构,线缆挂架与管廊内壁之间预留出一定的管廊变形量,从而使得在管廊在一定的可变形下,不会损坏线缆挂架。并且该管廊能够在其正常运行时,利用循环水系统对其进行降温,另外,在管廊现着火点时,一旦将某处的加强管内壁烧穿后,循环水系统出现断点,通过控制系统能够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切换水流方向,使得加强管两端进水向断点处供水,一方面能够加快对断点处灭火,另一方面能够对断点后方的管廊保持供水降温,避免管廊在短时间内塌方,延长管廊的承载能力,为后续救援争取时间,控制灾情的扩大,降低财产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用地下塑料管廊。
背景技术
地下管廊,是指地下城市管道综合通道,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地下管廊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铺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由于地下管廊包括了城市运行的许多要素,其自身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地下管廊建设不可避免的穿过许多公路、铁路和地质状况复杂的地基。重载汽车或火车通过时会产生强烈的地基振动,会影响地基的稳定性。日积月累,有可能导致其下方的地基塌陷、沉降等致使致使塑料管廊 (塑料管廊多采用特定的聚烯烃柔性结构管体)变形的地质灾害。现有的地下管廊挂架用于悬挂管廊内的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等线缆,挂架固定于管廊内壁。这样在塑料管廊变形时,导致挂架受力变形损坏。
另一方面,电力电缆自身发热,特别是在夏季时,线缆温度过高,很容易出现自燃,引发火灾。由于管廊埋于地下,且管线较长,着火后在短时间内不易被发现,很容易发生塌方,造成严重灾害和财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管廊运行的安全性能,并能够对其进行紧急消防处理的一种市政用地下塑料管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市政用地下塑料管廊,包括轴向依次连接的若干节管廊本体,所述管廊本体呈螺旋缠绕中空壁管结构,其内壁与外壁之间具有由一端向另一端螺旋缠绕的加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本体内腔设有与其呈分体式、用于悬挂线缆的线缆挂架;线缆挂架,包括挂架本体和用于固定挂架本体的配重基座,所述配重基座位于管廊本体的底部,其为实体结构,具有与管廊本体内壁相贴合的弧形底面;所述挂架本体的边缘与管廊本体内壁之间具有环向的变形间隙,其下端与配重基座固定;所述管廊本体外壁设有用于对管廊本体进行降温的循环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包括串联形成闭合回路的加强管和一储存有冷却介质的蓄水池,所述加强管的一端为进水端,所述进水端与蓄水池相连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水泵,所述加强管的另一端为出水端,所述出水端与蓄水池相连的管路上设有用于检测该管路内是否有介质流经的传感器;所述循环水系统还包括用于对管廊本体进行消防应急处理的消防管以及控制器;消防管,并联于加强管的出水端与蓄水池之间,所述消防管上设有控制阀和第二水泵,所述控制阀和第二水泵在出水端与蓄水池相连的管路有介质流经时均处于关闭状态;控制器,其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传感器,其控制输出端电连接第一水泵、控制阀和第二水泵。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挂架本体包括沿管廊本体轴向间隔设置的多组,每组挂架本体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挂架模块,所述挂架模块包括支撑骨架和悬挂骨架,所述支撑骨架竖向设置,其下端与配重基座固定,所述悬挂骨架横向设置,包括上下间隔固定于支撑骨架的多个,相邻两悬挂骨架之间形成能够容置线缆的空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撑骨架呈与管廊本体内壁相匹配的弧形结构,所述悬挂骨架的一端固定于支撑骨架内侧,另一端自由设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每组的两支撑骨架的顶部之间设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的两端均与对应的支撑骨架的顶端相铰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轴向相邻的两组挂架本体之间连接有支撑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利群,未经王利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11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