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火器及应用其的燃烧器和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32107.9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4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风;孟宪超;梁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3D14/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11313 | 代理人: | 张臻贤;武晨燕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射管 分火器 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 出气段 分流器 热水器 氮氧化物 导流斜面 供冷水管 冷水管 盖合 火孔 通孔 应用 穿过 分流 排放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火器及应用其的燃烧器和热水器,该分火器包括:至少三个引射管,各所述引射管均具有:导流斜面,由所述引射管的出气段的端面向两侧倾斜形成;以及分流器,设置于所述出气段,用于使气体向两侧分流;所述分火器还包括:顶板,盖合于所述引射管的上方,并开设有多个火孔;以及第一通孔,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引射管之间,用于供冷水管穿过,并与所述冷水管紧密接触,所述第一通孔的顶部高于所述分流器的底部。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可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火器及应用其的燃烧器和热水器。
背景技术
燃烧器,是使燃料和空气以一定方式喷出混合燃烧的装置统称。燃烧器按类型和应用领域分工业燃烧器、燃烧机、民用燃烧器、特种燃烧器几种。目前现有技术,燃气热水器和燃气采暖壁挂炉都需要使用燃烧器。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燃烧器有两种,一种是浓淡式燃烧器,例如:中国专利2015102173086公开了一种壁挂炉低氮氧化合物燃烧器,主要技术方案是在负压的条件下燃烧,设置有浓燃气引射口与淡燃气引射口,避免了两种预混燃气的比例由于空气流速度或气压等因素,影响浓燃气与淡燃气的比例,从而造成二次燃烧温度上升和破坏稳定性,这一技术方案能有效的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减少燃烧中氮氧化合物的产生,但是,燃烧器的结构还是显得复杂,燃烧器依赖自然环境降温,效果不是很显著,在长时间高温状态下工作,无法有效大幅度降低氮氧化合物排放。
另一种是水冷式燃烧器,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水冷式燃烧器所用的分火器,多个分火器并排分布构成了燃烧器的主要部分,该分火器具有两条引射管1,以从下方引射燃气,从上方的火孔3排出,并被点燃形成火焰。在两条引射管1的外侧有进水管通孔4和出水管通孔5,分别用于使冷水管的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以冷却燃烧器。由于进水管通孔4和出水管通孔5设在两侧,难以实现对中间区域的降温,因此,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很高,长时间使用还会造成火孔3所在的顶板发红,影响燃烧器的使用寿命,还有可能产生回火现象,造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两条引射管的设计使燃烧热强度不足,燃烧效率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分火器及应用其的燃烧器和热水器,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分火器,包括:
至少三个引射管,各所述引射管均具有:
导流斜面,由所述引射管的出气段的端面向两侧倾斜形成;以及
分流器,设置于所述出气段,用于使气体向两侧分流;
所述分火器还包括:
顶板,盖合于所述引射管的上方,并开设有多个火孔;以及
第一通孔,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引射管之间,用于供冷水管穿过,并与所述冷水管紧密接触,所述第一通孔的顶部高于所述分流器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顶部与所述顶板之间的垂直间距小于等于 20mm。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间距占所述引射管的垂直高度的比例小于等于20%。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等于11mm。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点高于所述出气段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分流器上设有顶角部,所述顶角部用于使气体向其两侧分流,所述顶角部的角度为45度至85度。
优选地,所述分火器包括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两侧的所述引射管的外侧,用于供冷水管穿过,并与所述冷水管紧密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的顶部低于所述分流器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21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