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手机保护壳的模内贴片倒装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32622.7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5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首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康泽塑胶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14;B29C3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王科 |
地址: | 523861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模 贴片 动模板 定模 定模板 手机保护壳 模具本体 倒装 模具 本实用新型 静电发生器 推出机构 导柱 倒装式结构 模具领域 塑件边缘 中心浇口 放置位 熔融体 塑件 生产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种用于生产手机保护壳的模内贴片倒装模具,该用于生产手机保护壳的模内贴片倒装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定模板、定模、动模板和动模,所述定模安装在定模板下方,动模装在动模板上方,所述定模与定模板在动模和动模板的上方,所述动模板上设置有导柱,动模板和动模通过导柱与定模板和定模相配合,所述模具本体包括推出机构,用于推出塑件,所述动模上设置有贴片放置位,所述动模连接一个静电发生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倒装式结构,其推出机构设置在定模一边,同时采用中心浇口,保证了塑件边缘质量,同时加设静电发生器,将贴片固定住,高速的熔融体进入型腔时,因为位置的关系不会冲歪贴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手机保护壳的模内贴片倒装模具。
背景技术
模内贴片注塑,其工艺非常显著的特点是:表面是一层硬化的透明薄膜,中间是印刷图案层,背面是塑胶层,由于油墨夹在中间,可使产品防止表面被刮花和耐摩擦,并可长期保持颜色的鲜明不易退色。一般模内贴片注塑的模具因为需要放置贴片都是侧浇口设计,在面对一些边缘质量要求较高的塑件时,侧浇口的存在会大大影响塑件的外观和质量,同时侧浇口的设置还容易使贴片被熔融的塑料冲歪,导致不良品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手机保护壳的模内贴片倒装模具。
一种用于生产手机保护壳的模内贴片倒装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定模板、定模、动模板和动模,所述定模安装在定模板下方,动模装在动模板上方,所述定模与定模板在动模和动模板的上方,所述动模板上设置有导柱,动模板和动模通过导柱与定模板和定模相配合,所述模具本体包括推出机构,用于推出塑件,所述动模上设置有贴片放置位,所述动模连接一个静电发生器,所述定模上设置有浇口,所述浇口为中心浇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推出机构包括推杆压板、推杆固定板和推杆,所述推杆穿透定模板和定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模具本体顶部设置有一个浇口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浇口套通过定位圈固定在模具本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动模和动模板内设置有冷却水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倒装式结构,其推出机构设置在定模一边,同时采用中心浇口,保证了塑件边缘质量,同时加设静电发生器,将贴片固定住,高速的熔融体进入型腔时,因为位置的关系不会冲歪贴片,反而会让贴片与动模贴的更紧,进一步保障了加工精度,降低了产生不良品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手机保护壳的模内贴片倒装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模板;2-定模;3-动模板;4-动模;5-推出机构;51-推杆压板;52-推杆固定板;53-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生产手机保护壳的模内贴片倒装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定模板1、定模2、动模板3和动模4,所述定模2安装在定模板1下方,动模4装在动模板3上方,所述定模2与定模板1在动模4和动模板3的上方,所述动模板3上设置有导柱,动模板3和动模4通过导柱与定模板1和定模相配合,所述模具本体包括推出机构5,用于推出塑件,所述动模上设置有贴片放置位,所述动模连接一个静电发生器。
所述推出机构5包括推杆压板51、推杆固定板52和推杆53,所述推杆53穿透定模板和定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康泽塑胶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康泽塑胶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26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流道缸体散热装置
- 下一篇:流道平衡系统和多穴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