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化炉成型区玻璃吹起控制装置及钢化炉玻璃吹起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32748.4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6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董清世;韩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义节能玻璃(四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7/012 | 分类号: | C03B27/012;C03B23/03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618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位五通阀 控制组件 钢化炉 吹气 玻璃 控制装置 汽车玻璃 成型区 汽车玻璃贴膜 吹气管路 主进气管 本实用新型 质量稳定性 成型模具 动作一致 高速气体 速度一致 制造设备 成品率 贴合 通断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玻璃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化炉成型区玻璃吹起控制装置及钢化炉玻璃吹起设备,钢化炉成型区玻璃吹起控制装置包括主进气管、两位五通阀和若干用于控制外界吹气管路通断的吹气控制组件,主进气管与两位五通阀相连接,各吹气控制组件均与两位五通阀相连接以在两位五通阀的控制下动作。由于进入到各吹气控制组件中的高速气体均由一个两位五通阀所控制,这样便保证了流入至各个吹气控制组件内的速度一致,进而使得各个吹气控制组件能够动作一致地控制外界的吹气管路吹起汽车玻璃,使得汽车玻璃的各个部位都能够牢牢地贴合于成型模具上,进而保证了汽车玻璃贴膜的质量稳定性,显著提升了汽车玻璃贴膜工序的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玻璃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化炉成型区玻璃吹起控制装置及钢化炉玻璃吹起设备。
背景技术
在汽车玻璃,尤其是后档钢化玻璃的制造过程中,其中较为重要的环节是在钢化炉内被吹起并经由模具压制成型。具体为:玻璃基板在钢化炉内设有的吹气设备的作用下被吹气,并与成型模具紧密抵接,之后在成型模具的作用下压制成型并进行贴膜。
现有技术中,为满足气流覆盖于汽车玻璃表面的均衡性,吹气设备一般都设有多路吹气控制组件以控制吹气管路的通断,而每组吹气控制组件均设有控制阀以控制气流的通断。然而,各个控制阀的响应存在有时间差,那么如果各个控制阀动作不一致便会导致气流喷出不均匀,进而使得汽车玻璃的各个部分与成型模具贴合紧密度不均一,导致汽车玻璃贴膜的质量稳定性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化炉成型区玻璃吹起控制装置及钢化炉玻璃吹起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钢化炉玻璃吹起设备的吹气控制组件的控制阀动作不一致而导致汽车玻璃贴膜的质量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化炉成型区玻璃吹起控制装置,包括用于与外界的气源相连通的主进气管、两位五通阀和若干用于控制外界吹气管路通断的吹气控制组件,所述主进气管与所述两位五通阀相连连通,各所述吹气控制组件均与所述两位五通阀相连通以在所述两位五通阀的控制下实现吹气的启闭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两位五通阀设有气流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主进气管与所述气流输入端相连通,所述两位五通阀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回路管和第二回路管,各所述吹气控制组件均设置有第一通气端和第二通气端,各所述吹气控制组件的第一通气端均与所述第一回路管相连接,各所述吹气控制组件的第二通气端均与所述第二回路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各所述吹气控制组件均包括用于控制外界吹气管道通断的双作用气缸、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双作用气缸的内部气室相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回路管相连接,所述第二通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双作用气缸的外部气室相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回路管的第二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回路管和各所述第一通气管之间设置有第一气压缓冲装置,所述第一气压缓冲装置设置有进气口和若干出气口,所述第一回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气压缓冲装置的进气口相连通,各所述第一通气管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气压缓冲装置的各出气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回路管和各所述第二通气管之间设置有第二气压缓冲装置,所述第二气压缓冲装置设置有出气口和若干进气口,所述第二回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气压缓冲装置的出气口相连接,各所述第二通气管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气压缓冲装置的各进气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压缓冲装置和所述第二气压缓冲装置均为由无缝钢管制成的封闭式圆筒。
进一步地,所述主进气管上设有三联件式空气过滤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三联件式空气过滤组合包括相互固定连接并均设于所述主进气管上的空气过滤器、减压阀和油雾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义节能玻璃(四川)有限公司,未经信义节能玻璃(四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27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玻璃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璃钢化炉车间降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