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在流水中的鱼漂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34844.2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8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周磐;陈香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93/00 | 分类号: | A01K93/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3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漂 流水 通孔 本实用新型 通孔结构 钓鱼线 倒v型 漂座 咬钩 牵引力 应用 圆滑 钓鱼器具 上下振动 预告信号 浮力 漂尾 坡口 铅皮 鱼钩 下沉 水面 平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在流水中的鱼漂,属于钓鱼器具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在流水中的鱼漂,包括漂头、漂座、漂尾以及倒v型通孔和位于所述通孔结构的通孔处的圆滑坡口,通过具有倒v型通孔结构的漂头和漂座,使得钓鱼线可以通过该通孔,在流水中,由于流水的阻力、鱼钩和铅皮的重量、鱼漂的浮力以及钓鱼线的牵引力,该漂头达到力的平衡从而保持浮在水面上,只有当鱼儿咬钩时该鱼漂才会出现下沉或者上下振动,达到了准确显示鱼儿咬钩前的鱼漂预告信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在流水中的鱼漂,属于钓鱼器具领域。
背景技术
鱼漂是垂钓过程中鱼儿咬钩时传递表达鱼讯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垂钓工具,被称为钓鱼人的“眼睛”,如今国内使用的鱼漂在静水中很理想,可是在流动的水中作钓使用的鱼漂还是个空白。
现有的鱼漂主要有立漂和七星漂两种类型,立漂在流水中由于水的阻力会出现一上一下的类似于鱼儿咬钩的现象,并且会慢慢沉入水中,不利于观察;七星漂在流水中由于其本身的浮力较小,流水所产生的阻力会使得七星漂频繁移动,也不利于观察。所以市场急需一种在流水中能够准确显示鱼咬钩前的鱼漂预告信号的专业鱼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在流水中的鱼漂,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在流水中的鱼漂,包括漂头和漂座;所述漂头具有通孔结构;
所述漂座通过钓鱼线连接在所述漂头的下方。
所述通孔用于穿过钓鱼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应用在流水中的鱼漂的漂头的通孔结构为倒v型通孔。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结构的通孔处为圆滑坡口。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应用在流水中的鱼漂还包括:
漂尾,所述漂尾与所述漂头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应用在流水中的鱼漂的漂头为流线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在流水中的鱼漂,通过具有通孔结构的漂头和漂座,使得钓鱼线可以通过该通孔,在流水中,由于流水的推力、鱼钩和铅皮的重量、鱼漂的浮力以及钓鱼线的牵引力,该漂头达到力的平衡从而保持浮在水面上,只有当鱼儿咬钩时该鱼漂才会出现下沉或者上下振动,从而解决了由于流水中水的流动导致的鱼漂产生类似于鱼儿咬钩的下沉或上下振动现象,达到了准确显示鱼儿咬钩前的鱼漂预告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应用在流水中的鱼漂的示意图;其中1为漂头,2为倒v型通孔,3为圆滑坡口,4为漂尾,5为漂座;
图2为倒v型通孔结构示意图;
图3为圆滑坡口示意图;
图4为该应用在流水中的鱼漂在流水中的示意图,其中,6为钓鱼线,7为铅片;
图5为该应用在流水中的鱼漂在流水中的受力平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在流水中的鱼漂的示意图;
所述应用在流水中的鱼漂,包括漂头1、倒v型通孔2、圆滑坡口3、漂尾4和漂座5。
所述倒v型通孔2位于所述漂头1上,所述漂头1的通孔结构的通孔处为圆滑坡口3;所述漂头1与所述漂尾4连接;所述漂座5通过钓鱼线连接在所述漂头1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48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钓鱼运动的溜鱼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钓鱼提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