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定制化激光投影玩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37354.8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3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滨;于兆勤;陈焕妍;莫森宇;范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H33/22 | 分类号: | A63H33/22;G09B19/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从动轮 激光发射器 固定支架 主动齿轮 从动轮转轴 激光投影 啮合传动 同步转动 半径比 可定制 玩具 主动齿轮转轴 本实用新型 激光图案 学习兴趣 安装端 发射端 可转动 自定义 摇柄 转轴 投影 学生 智力 开发 | ||
一种可定制化激光投影玩具,包括固定支架、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和激光发射器,主动齿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分别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在固定支架上,主动齿轮转轴的一端设有摇柄,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轮啮合传动,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啮合传动,第一从动轮转轴上设有同步转动的第一凸轮,第一凸轮的最短半径比第一从动轮半径大,第二从动轮转轴上设有同步转动的第二凸轮,第二凸轮的最短半径比第二从动轮半径大,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位于从动轮的同一侧,激光发射器的安装端置于固定支架上,激光发射器的发射端置于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之间。本实用新型实现投影自定义激光图案的功能,既开发学生的智力,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益智玩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定制化激光投影玩具。
背景技术
益智玩教具具有玩具和教具的双重属性,能够起到开发智力,培养兴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科普教育以及科技创新教育的兴起和普及,益智玩教具应用也越来越来广泛,同时对益智玩教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特别是近几年我国也越来越重视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探索,陆续出台了众多政策,并提出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创客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但目前的创客教育的创客课程存在质量差、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大多仅仅是几个知识内容版块拼凑而成,未能形成完整体系。而且大部分孩子都不喜欢枯燥的理论知识,它们更喜欢动手去探索知识,但是现在能够既能开发智力又能培养兴趣的并适用于创客教育的益智玩教具并不多,需要教育人员或技术人员开发出更加多适用于创客教育的益智玩教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了一种成本低、自定义程度高以及易教学的可定制化激光投影玩具,可以实现投影自定义激光图案的功能,既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定制化激光投影玩具,包括固定支架、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和激光发射器,所述主动齿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分别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在固定支架上,所述主动齿轮转轴的一端设有用于输入转矩的摇柄,所述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从动轮转轴上设有同步转动的第一凸轮,第一凸轮的最短半径比第一从动轮半径大,所述第二从动轮转轴上设有同步转动的第二凸轮,第二凸轮的最短半径比第二从动轮半径大,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位于从动轮的同一侧,激光发射器的安装端置于固定支架上,激光发射器的发射端置于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之间并被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所支撑。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摇柄输入转矩带动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带动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从而使得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转动,由于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安装端是铰接在固定支架上,激光发射器的发射端置于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之间并被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所支撑,随着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转动,激光发射器的发射端随着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不规则外形而做不规则转动,从而通过不规则凸轮的转动使得激光发射器按指定路径移动,投射出指定形状。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投影自定义激光图案的功能,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既包括有齿轮传动、凸轮传动以及激光投射的机电知识,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既开发学生的智力,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凸轮的外圆形状可以根据激光发射器所要投射的形状设计,然后利用3D打印出来即可,凸轮可换性强,成本低,十分适用于益智教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支架在与激光发射器的安装端对应处设有V型叉,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安装端置于V型叉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凸轮、第二凸轮与主动齿轮之间的传动比均为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73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