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烟气脱硫净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41327.8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2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小琛 |
主分类号: | B01D53/48 | 分类号: | B01D53/48;B08B9/08;B01D53/7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兴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8 | 代理人: | 王成红 |
地址: | 610074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塔 锅炉烟气脱硫 净化设备 清洗 通管 斜板 脱硫塔内腔 套管 锅炉烟气处理 本实用新型 劳动积极性 内部清洁 使用寿命 防腐管 进气管 喷淋头 转动管 污垢 内腔 脱硫 连通 堆积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烟气脱硫净化设备,涉及锅炉烟气处理技术领域。该锅炉烟气脱硫净化设备,包括脱硫塔,脱硫塔的左侧插入有进气管,脱硫塔内腔的底部贯穿有通管,通管的顶部连通有套管,套管的两侧均连接有斜板,斜板的另一端与脱硫塔的内腔相连接,脱硫塔内腔的左侧安装有脱硫设置。该锅炉烟气脱硫净化设备,通过设置斜板、通管、转动管、防腐管和喷淋头,达到了对脱硫塔内部的清洗,人无需进入脱硫塔,就可以做到对脱硫塔内部的清洗,减少了清洗工人进入脱硫塔的次数,降低了清洗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清洗工人的劳动积极性,脱硫塔的内部清洁,有效的防止污垢的堆积,增加了脱硫塔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便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锅炉烟气脱硫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对工业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设备,以塔式设备居多,即为脱硫塔。脱硫塔最初以花岗岩砌筑的应用的最为广泛,其利用水膜脱硫除尘原理,又名花岗岩水膜脱硫除尘器,或名麻石水膜脱硫除尘器。优点是易维护,且可通过配制不同的除尘剂,同时达到除尘和脱硫(脱氮)的效果。现在随着玻璃钢技术的发展,脱硫塔逐渐改为用玻璃钢制造。相比花岗岩脱硫塔,玻璃钢脱硫塔成本低、加工容易、不锈不烂和重量轻,因此成为今后脱硫塔的发展趋势。另外316L不锈钢具有耐腐蚀、耐高温、耐磨损三大优势,也是脱硫塔发展重要趋势之一。经过多年的改进,已发展成文丘里型、旋流板型、旋流柱型、浮球型、筛板型、气动乳化型等各种类型的脱硫塔,设备技术日趋成熟,各有优点和不足,企业可依自身需要选用不同类型。
现有的锅炉烟气除尘脱硫塔在工作过程中,会有一些粉尘在设备的内壁上沉积下来,时间久了就会越积越厚,影响设备的使用,导致脱硫效果消弱,空气污染加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烟气脱硫净化设备,解决了锅炉烟气除尘脱硫塔在工作过程中,会有一些粉尘在设备的内壁上沉积下来,时间久了就会越积越厚,影响设备的使用,导致脱硫效果消弱,空气污染加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降低人们生活质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锅炉烟气脱硫净化设备,包括脱硫塔,脱硫塔的左侧插入有进气管,脱硫塔内腔的底部贯穿有通管,通管的顶部连通有套管,套管的两侧均连接有斜板,斜板的另一端与脱硫塔的内腔相连接,脱硫塔内腔的左侧安装有脱硫装置,脱硫塔内腔的两侧通过脱水板相连接,脱硫塔右侧的上方插入有出气管,出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抽风机,抽风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抽风机的右侧连通有烟囱,脱硫塔的右侧开设有圆孔,圆孔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轴承,轴承的内腔贯穿活动连接有转动管,转动管右侧的外表面套设有转动盘,转动管的内腔连接有防腐管,防腐管的左端向下弯曲,且防腐管的底部贯穿转动管的底部,防腐管的底部连通有喷淋头,转动管的右侧外表面开设有凹槽,脱硫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空箱,空箱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腔贯穿有插杆,位于空箱内腔插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压缩弹簧,插杆的底部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轮,活动杆的左侧插入脱硫塔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脱硫装置包括水管、喷雾头和隔离罩,所述隔离罩的左侧与脱硫塔内腔的左壁固定连接,隔离罩右侧的下方开设有通气孔,隔离罩罩壁的内腔连接有水管,隔离罩的顶部和右壁均连通有喷头。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的形状呈现Z字形,出气管的直径小于进气管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脱硫塔的右侧下方开设有等距离的三个插孔,活动杆的左侧与顶部插孔的内腔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插杆的顶部插入凹槽的内腔,凹槽位于转动盘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烟囱的顶部焊接有遮雨棚,遮雨棚的直径大于烟囱的直径,遮雨棚的顶部为锥形面。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小琛,未经吴小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413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低温等离子放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调节管道式脱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