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电池管理装置及一种车辆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0742226.2 申请日: 2018-05-18
公开(公告)号: CN208376573U 公开(公告)日: 2019-01-15
发明(设计)人: 丁更新;潘福中;邬学建;张词坪;谢晓亮;王亚斌;李仁恩;王贺敏;查益强;董一鸣;楼佳丽;惠丽;李峥峥;陈德厅 申请(专利权)人: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60L58/10 分类号: B60L58/10;B60L58/24;B60L3/00
代理公司: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贾允;肖丁
地址: 315336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温度检测接口 采集芯片 单体电压 电池模组 电连接 单体电压检测 电压检测接口 本实用新型 继电器模组 微控制芯片 车辆电池 分流模组 隔离芯片 管理装置 控制模组 外部电压 分流 检测 多路模拟信号 均衡 电压采集 电压检测
【说明书】: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电池管理装置及一种车辆,所述装置包括电池模组、继电器模组、分流模组和控制模组;控制模组包括单体电压采集芯片、隔离芯片和微控制芯片;单体电压采集芯片、隔离芯片与所述微控制芯片依次电连接;单体电压采集芯片包括电池模组温度检测接口、均衡温度检测接口、外部电压检测接口、分流计电压检测接口和单体电压检测接口;电池模组温度检测接口、均衡温度检测接口和单体电压检测接口均与电池模组电连接,外部电压检测接口与继电器模组进行电连接;分流计电压检测接口与所述分流模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支持单体电压采集芯片的电压采集,还可以支持分流计的电压检测和对应的多路模拟信号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电源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电池管理装置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油耗政策的越来越严苛,到2020年,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要控制在5升/公里(相较于欧盟来说中国还是比较好),对于车企来说,节能减排,压力很大。而对于国内还不太成熟的纯电动汽车,虽然做不到如特斯拉版的纯电动汽车,同时插电混动就是一个比较好的过度阶段,然而对于混动来说,48V微混就是在这个政策下的首选。

当前技术方案之下的混合动力系统,还是延续了较为传统的系统方案,即还是通过了将在电池包上增加总负继电器、总正继电器和预充继电器的设计方案,在这种方案之下,需要将整个系统做到负载端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

图1所示的为现有技术状态方案下的48V系统,整车环境之下,48V系统是需要有接近13节的电池单体的电压,并检测出总电压,在该方案之下,BMS需要检测出整个总电压,但目前的现有技术而言,将电池模组布置在整个成员仓内,这种环境之下,认为电池的温度不会超过设定阀值,因此在实际设计时候,并未将温度传感器等因素考虑进去。

并且在这种方案之下,48V的硬件系统架构是并未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架构,虽然48V并不是算是高压系统(原则上高于60V的为非安全高压)。但整个接近48V的电压是不能够传入到整个12V的低压系统中去的,在我们的这种类型车型上,48V是基于一些用电设备而言的,而对于我们这个系统而言,12V的供电网络必须要与48V的供电网络形成一个比较好的隔离,从而很好实现整个低压12V供电系统的保护,且现有的这种方案对于温度的检测考虑是欠缺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电池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电池模组、继电器模组、分流模组和控制模组;

所述控制模组包括单体电压采集芯片、隔离芯片和微控制芯片;所述单体电压采集芯片、隔离芯片与所述微控制芯片依次电连接;

所述单体电压采集芯片包括电池模组温度检测接口、均衡温度检测接口、外部电压检测接口、分流计电压检测接口和单体电压检测接口;

所述电池模组温度检测接口、均衡温度检测接口和单体电压检测接口均与所述电池模组电连接,所述外部电压检测接口与继电器模组进行电连接;所述分流计电压检测接口与所述分流模组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看门狗模块和RTC模块,所述看门狗模块和RTC模块均与所述微控制芯片进行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CAN收发器;所述CAN收发器与所述微控制芯片进行电连接;

所述CAN收发器包括CAN-H接口和CAN-L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微控制芯片的输出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供电芯片,所述供电芯片与RTC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RTC模块向所述供电芯片输出使能信号;

所述供电芯片与所述微控制芯片的输入端、驱动芯片的输入端、CAN收发器的输入端和看门狗模块的输入端均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422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