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坑沉降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42434.2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6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国信慧通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08 | 分类号: | E02D1/08;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洵 |
地址: | 610047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斜管 基坑 外侧壁 光栅 多根光纤 沉降监测 解调仪 光纤光栅技术 本实用新型 等间距设置 凹槽连通 光纤光栅 监测装置 实时监测 轴向方向 监测点 束节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坑沉降监测装置,其包括:多个测斜管、解调仪、束节以及多根光纤光栅,测斜管的上部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测斜管的下部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测斜管的外侧壁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三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通过第三凹槽连通,测斜管的下部外侧壁上设置有第四凹槽,光纤光栅设置在多根光纤光栅设置在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四凹槽中,多个测斜管相互等间距设置在基坑中;解调仪分别与多根光纤光栅连接。通过设计具有光纤光栅技术的监测装置,将测斜管设置在基坑中作用监测点,可以对基坑进行实时监测,降低用户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基坑沉降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地铁建设工程是一项覆盖面广、周期长、影响大、工艺复杂及各参建单位众多的工程,地铁沿线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要求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必须能够准确、高效的采集和管理监测信息,及时分析预报地铁建设过程中本体及周边环境的结构及地层稳定状况,以此来指导地铁建设的设计与施工。
传统人工监测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监测数据不准以及人口投入的成本较高,不能对监测点进行实时的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坑沉降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坑沉降监测装置,其包括:多个测斜管、解调仪、束节以及多根光纤光栅,所述测斜管的上部前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一端延伸至所述测斜管的顶端,所述测斜管的下部前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从所述测斜管的前方延伸至所述测斜管的后方并延伸至所述测斜管的底端,所述测斜管的外侧壁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两侧分别延伸至所述测斜管的顶端以及底端,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通过所述第三凹槽连通,所述测斜管的下部前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测斜管的底端;所述光纤光栅设置在多根所述光纤光栅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以及所述第四凹槽中,所述第一凹槽中光纤光栅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凹槽中光纤光栅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第三凹槽且相对设置;多个所述测斜管顶端与底端依次通过所述束节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测斜管的第三凹槽相互对齐设置,其中,一个测斜管中第一凹槽中的光纤光栅延伸至与其相邻的测斜管中第四凹槽中;多根所述测斜管相互等间距设置在基坑中;所述解调仪分别与多根所述测斜管中的光纤光栅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具有光纤光栅技术的监测装置,将光纤光栅合理地设置在测斜管上,将测斜管设置在基坑中作用监测点,对基坑的形变进行监测以及测量,实现自动数据采集、自动数据传输和自动变形数据分析处理,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以对基坑进行实时监测,降低用户的劳动强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测斜管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内侧壁凹槽,多个所述内侧壁凹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第三凹槽以及所述第四凹槽相对应设置,多个所述内侧壁凹槽中均设置有所述光纤光栅,所述内侧壁凹槽中的光纤光栅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中的光纤光栅以及所述第二凹槽中的光纤光栅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温度对光栅的影响,在对侧面以及内侧壁设置光纤光栅,用于温度的补偿,减小温度对位移产生的影响。此外,将内侧壁凹槽的光纤光栅与外侧壁凹槽的光纤光栅连接,可以减少光纤光栅的解调通道个数,减小监测数据的误差,提高监测数据的精确性。
进一步地,所述测斜管为空心圆柱形管体,所述测斜管的长度为4米或者2米。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测斜管的安装、维护以及运输,降低基坑沉降监测装置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测斜管的连接处设置有PVC胶水,相邻两个所述测斜管的连接处套设有所述束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国信慧通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国信慧通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424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道漂浮垃圾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沙防沙生态环境保护网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