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上料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0746114.4 申请日: 2018-05-18
公开(公告)号: CN208394301U 公开(公告)日: 2019-01-18
发明(设计)人: 张江林;黄皓伦;李杨;唐必秀;张道元;蒋崇智;黄宗惠;唐必芬;黄宗莉;唐碧英;唐必清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主分类号: B65G47/82 分类号: B65G47/82
代理公司: 成都元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4 代理人: 冯冰
地址: 610225 四川省成都***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连接板 固定板 人工智能 上料装置 连接件 支架 底座 托盘 固定件 转轴 左端 电机 第二压力传感器 第一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人工上料 伸缩杆 液压缸 智能化 上端 齿轮 贯穿 齿条 推板 劳动
【说明书】: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上料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连接件、第二连接板、底座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电机,且电机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连接板相连接,所述连接件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且连接件贯穿支架,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左端与支架相连接,且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齿条,所述第二连接板贯穿固定件,且第二连接板的右端固定有推板,所述固定件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且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齿轮,所述底座设置在支架的上端,且底座通过第二转轴与托盘相连接,所述托盘的左端通过伸缩杆与液压缸相连接。该基于人工智能的上料装置,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使装置可智能化,因此无需人工上料,减轻了劳动负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科技飞速发展,诞生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它应用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大型机械化的工厂中,大大的减轻了人们的劳动负担。

现有的上料装置大多结构较为复杂,并且智能化设备更是少,通常需要人工上料,增加了劳动力,而现有的智能上料装置,大多较为复杂,使用大量的智能化设备,这样上料装置在损坏后,维修较为复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上料装置大多结构较为复杂,并且智能化设备更是少,通常需要人工上料,增加了劳动力,而现有的智能上料装置,大多较为复杂,使用大量的智能化设备,这样上料装置在损坏后,维修较为复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上料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连接件、第二连接板、底座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电机,且电机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连接板相连接,所述连接件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且连接件贯穿支架,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左端与支架相连接,且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齿条,所述第二连接板贯穿固定件,且第二连接板的右端固定有推板,所述固定件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且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齿轮,所述底座设置在支架的上端,且底座通过第二转轴与托盘相连接,所述托盘的左端通过伸缩杆与液压缸相连接,且液压缸电性连接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通过第一连接线与电机相连接,且单片机通过第二连接线和第三连接线分别电性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在第一固定板的上侧,且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接触块。

优选的,第一转轴横截面圆心与连接件横截面的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是支架空心部位长度的二分之一,且支架空心部位的上下两侧呈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的侧面呈“回”字形结构,且固定件一共设置有三个,并且固定件等距离分布在第一固定板上。

优选的,所述齿条与齿轮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啮合,且齿条的长度等于支架空心部位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托盘、伸缩杆和液压缸构成转动机构,且转动机构的转动范围为0-60°。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接触块均设置有两个,且第二固定板和接触块呈对称式分布在第一固定板上,并且接触块的中心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中心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人工智能的上料装置,

(1)通过电机、第一连接板和连接件来带动支架左右移动,通过机械的方式运动,使结构更为简单,并且设置有齿条和推板,起到辅助支架作用运动的作用,加固的整体的结构,使其整体结构更为稳定;

(2)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可通过其与触碰块的接触来控制液压缸和电机,使装置可智能化,因此无需人工上料,减轻了劳动负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461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