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台形冷却夹套的甲硅烷热分解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48777.X | 申请日: | 2018-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4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沈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B33/029 | 分类号: | C01B33/029;C30B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夹套 圆台形 硅棒 热分解炉 甲硅烷 夹套 下端 本实用新型 反应气体 气体流速 进出管 减小 生长 底板 石墨电极 无定型硅 原料气体 停留 均匀性 散热 上端 钟罩 保温 分解 保证 | ||
1.一种圆台形冷却夹套的甲硅烷热分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分解炉由钟罩、底板、气体进出管、石墨电极、圆台形冷却夹套和硅棒构成;所述的钟罩为带有冷却水夹套的双层结构,其下部为圆筒形、上部为椭圆形;所述的底板为带冷却水夹套的双层结构,为圆盘形;所述的钟罩扣在底板上所形成的内部腔体即为甲硅烷热分解炉腔体;所述的气体进出管由尾气收集口、内管和套管构成,所述的尾气收集口呈圆台形,一端为大口,另一端为小口,所述的尾气收集口的小口与内管的上端连通,大口为气体收集口;所述的套管套在内管外,且两者的中心轴重合,所述的内管的上端伸出套管上端的距离为H3、下端伸出套管的下端为尾气出口;所述的套管的上端与内管之间的环隙封闭,下端与内管之间的环隙为原料气进口;所述的套管的上段侧面开有圆孔为原料气进入甲硅烷热分解炉腔体的口,套管的开孔段长度为H4;所述的底板上设有气体进出管和石墨电极;所述的石墨电极垂直贯穿底板、伸出底板上面的距离为H0;所述的气体进出管垂直贯穿底板、伸出底板上面的距离为H2;所述的圆台形冷却夹套为双层结构,其上端外径为D1,下端外径为D2,高度为H1;所述的石墨电极在底板上呈正六边形排布,每个正六边形的中心排布1个气体进出管;所述的硅棒为倒U型硅棒,其两端分别支撑在石墨电极上;所述的硅棒的垂直段外套有圆台形冷却夹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分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H1取值为1500~2500 mm,所述的H0=0.1×H1,所述的H2=0.3~0.7×(H0+H1)、所述的H3=0.1×H1,所述的H4=0.4×H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分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1=0.1×H1,所述的D2=0.12~0.15×H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分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的圆孔的孔径为1~3 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未经宁波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4877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氧化碳提纯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取硅粉的脱水组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