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负荷模拟的蓄电池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49106.5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7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彭俊臻;李胜男;马红升;张冀;何廷一;何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测试 人机交互单元 负荷模拟 检测装置 交流馈电 蓄电池组 工作电源接口 蓄电池 测试蓄电池 能源利用率 测试接口 单元连接 单元模拟 电能反馈 接口连接 选择测试 有效减少 组蓄电池 申请 电网 释放 | ||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负荷模拟的蓄电池组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一组蓄电池测试接口、对应于每组所述蓄电池测试接口的蓄电池测试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工作电源接口、交流馈电接口。所述蓄电池测试接口与所述蓄电池测试单元连接,所述蓄电池测试单元与所述人机交互单元和所述交流馈电接口连接,所述工作电源接口与所述蓄电池测试单元和所述人机交互单元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基于负荷模拟的蓄电池组检测装置通过蓄电池测试单元模拟不同的负荷,以此测试蓄电池组在不同负荷下的工况,通过人机交互单元可以选择测试的内容,通过交流馈电接口,将蓄电池释放的电能反馈回电网,极大的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有效减少电能浪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负荷模拟的蓄电池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变电站内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装置、通信装置、后台、事故照明、应急电源及断路器分、合闸操作能获得持续稳定可靠的直流电源,直流系统的定期维护和检修非常重要,蓄电池组作为直流系统的心脏,日常维护尤其重要。
蓄电池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会出现许多问题,例如电池壳变形、电解液渗漏、电极腐蚀、容量不足、电池端电压不均匀等,电池内部接线柱、同极的连接片以及电极接头的腐蚀而断裂的现象也比开口式电池更常发生,这些故障都导致容量损失,但VRLA电池端电压与放电能力无相关性,导致使用单位不易掌握电池的耐久性和失效问题。整组电池内如果有一个或几个老化电池,其容量必然变小,充电器给电池组充电时,老化电池因容量小,将很快充满。充电器会误以为整组电池已充满而转为浮充状态,以恒定电压和小电流给电池组充电。其余状态良好的电池不可能充满。同样电池组将以老化电池的容量为标准进行充放电,经多次浮充--放电--均充--放电--浮充的恶性循环,容量不断下降,电池储能的时间将缩短。
对蓄电池组只进行电压检测已经不能充分反应蓄电池的问题,无法准确及时找出老化电池。因为浮充电压小幅值的差异监测并没有办法区别和处理,也就是只通过检测蓄电池的电压不能及时发现蓄电池的性能。
目前的蓄电池组检测装置不能及时的反映出蓄电池的问题,功能相对单一,不能通过同一台装置检测蓄电池组的容量、大电流放电能力、电池内阻等,并且对蓄电池的检测是通过充放电来测试电池性能,且放电深度较大,一般大于80%,通过放电曲线来分析电池性能,这种方法耗时较长,且多次充放试验对电池使用寿命有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负荷模拟的蓄电池组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负荷模拟的蓄电池组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一组蓄电池测试接口、对应于每组所述蓄电池测试接口的蓄电池测试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工作电源接口、交流馈电接口,其中,
每组所述蓄电池测试单元包括DC/AC电力变换器、AC/AC电力变换器、测控模块;所述DC/AC电力变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蓄电池测试接口连接,所述DC/AC电力变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AC/AC电力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AC/AC电力变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交流馈电接口连接,所述测控模块分别与所述DC/AC电力变换器、AC/AC电力变换器、人机交互单元连接;
所述测控模块包括直流采样器、交流采样器、第一A/D转换器、第二A/D转换器和子控制器;
所述直流采样器输入端与所述DC/AC电力变换器连接,所述直流采样器输出端与所述第一A/D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所述第一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子控制器连接;
所述交流采样器输入端与所述AC/AC电力变换器连接,所述直流采样器输出端与所述第二A/D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所述第二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子控制器连接;
所述子控制器与所述人机交互单元连接;
所述人机交互单元用于设置测试参数并接收所述子控制器发送的数据以及对所述子控制器发出测试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491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