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形涡街流量计量装置及流量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49255.1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7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钭伟明;丁渊明;项勇;陈红;郑水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卡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32 | 分类号: | G01F1/32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李品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动通道 发生体 测量管道 环形涡 流量计 流量计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 一端开口 涡街 测量 热式传感器 涡街流量计 闭合 环形旋涡 流体流通 圆环形 管壁 流体 体位 涡线 旋涡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形涡街流量计量装置及流量计,包括测量管道和用于使流体产生环形涡街的发生体,发生体为圆环形,所述发生体位于测量管道内,发生体上设有用于流体流通的流动通道,流动通道一端开口位于发生体的内侧,流动通道的另一端开口位于环形发生体的外侧,流动通道设有多个,每个流动通道内均设有用于检测涡街的热式传感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测量管道中形成涡线闭合的环形旋涡,解决了测量管道的管壁对涡街的影响,使得测量用的旋涡完整性更好,提高了涡街流量计的测量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量方法及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环形涡街流量计量装置及流量计。
背景技术
涡街流量计是根据卡门涡街原理研究生产的测量气体、蒸汽或液体的体积流量、标况的体积流量或质量流量的体积流量计。传统的涡街流量计主要通过柱状发生体产生涡街并在发生体下方设置有压电式传感器对涡街的频率进行测量得到相应的流量数据。
传统的涡街流量计中的柱状发生体,安装在测量管道测量位置截面的直径处。流体在圆管中流动时,流体的理想状态下为三维轴对称的流态分布,所以沿着柱状发生体的轴向流速是不相同的。在上游阻力件,如阀门或者弯管等的影响下,还会使流速分布产生畸变、旋转等。再加上柱状发生体所产生的旋涡的涡管不是封闭的,两端向流体截面延伸,所以在管壁附近两端被扰乱。这些都会影响柱状发生体分离的涡街的稳定性和规则性,是影响涡街流量计测量精度的主要障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环形涡街流量计量装置及流量计,能够在测量管道中形成涡线闭合的环形旋涡,解决了测量管道的管壁对涡街的影响,使得测量用的旋涡完整性更好,提高了涡街流量计的测量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形涡街流量计量装置,包括测量管道和用于使流体产生环形涡街的发生体,发生体为圆环形,所述发生体位于测量管道内,发生体上设有用于流体流通的流动通道,流动通道一端开口位于发生体的内侧,流动通道的另一端开口位于环形发生体的外侧,流动通道设有多个,每个流动通道内均设有用于检测涡街的热式传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环形涡街流量计,本流量计包括了流量计本体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环形涡街流量计量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环形涡街流量计量装置及流量计,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环形涡街流量计量装置及流量计,测量管道内形成的环形旋涡的涡线为闭合的,不会向着测量管道管壁延伸,环状旋涡的规则性不会受到管壁影响,保证了旋涡的完整性,确保流量计测量的准确度。
二、本实用新型中的发生体位环形发生体,流体在流经测量管道和发生体时,环形发生体减少了对流体的阻挡,相应地仪表受到的压力就会减小,一边的压力损失就会减少,能够提高测量的量程和测量精度。
三、通过环形涡街流量计量装置及流量计采集到的信号的信噪比高,信号的规则性也更好,具有更高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四、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热式涡街流量计,热式传感器对流体流动带动热能变化更为灵敏,能够测量到传统通过压力计算流量时无法检测到的小流量流体的流动,扩大了流量计的量程。
五、热式传感器位于流动通道内,在安装过程中,对上游的直管道要求条件降低,能够适应更多场合的运用和安装。
为了使得测量管道内的流速的轴对称分布,保证环状发生体周围各占的流速相等,发生体优选地位于测量管道的中部,发生体的圆心与测量管道截面的圆心重合。
优选的,所述发生体上设有三个流动通道,流动通道的轴向延长线均经过环形发生体的圆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卡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卡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492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