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维修用交叉逆向起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52033.5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3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龙昌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正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臂 第一臂 交叉处 本实用新型 电脑维修 起拔器 提手部 卡爪 尾柄 夹紧元件 起拔元件 上端固定 手指挤压 活动槽 上端 打滑 松开 下端 出力 电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脑维修用交叉逆向起拔器,其特点是:包括“S”型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的交叉处分别设置有相对的活动槽,第一臂和第二臂的上端固定连接形成尾柄,尾柄的上端设置有提手部,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的下端内侧分别设置有卡爪。本实用新型采用“S”型的第一臂和第二臂,使第一臂和第二臂形成交叉,当手指挤压交叉处上侧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时,交叉处下侧的第一臂和第二臂则向外扩张,卡爪卡到电脑IC、CPU、PLCC等元件后,松开手指即可夹紧元件,无需手指持续出力;提手部用于起拔元件,防止打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脑维修拆卸芯片专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脑维修用交叉逆向起拔器。
背景技术
电脑主板维修过程中,需要取出损坏的电脑IC、CPU、PLCC等元件,取出过程需要用到专用的起拔器。现有的起拔器在夹持电脑IC、CPU、PLCC等原件时夹紧操作需要用手不断出力,极为不方便,而且拔起过程容易打滑。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脑维修用交叉逆向起拔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脑维修用交叉逆向起拔器,包括“S”型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的交叉处分别设置有相对的活动槽,第一臂和第二臂的上端固定连接形成尾柄,尾柄的上端设置有提手部,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的下端内侧分别设置有卡爪。
所述的提手部分别为第一臂和第二臂的上端延长部,第一臂和第二臂的上端延长部分别朝外弯曲。
所述的第一臂和第二臂由非晶合金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采用“S”型的第一臂和第二臂,使第一臂和第二臂形成交叉,当手指挤压交叉处上侧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时,交叉处下侧的第一臂和第二臂则向外扩张,卡爪卡到电脑IC、CPU、PLCC等元件后,松开手指即可夹紧元件,无需手指持续出力;提手部用于起拔元件,防止打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见图1所示:一种电脑维修用交叉逆向起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S”型的第一臂1和第二臂2,所述第一臂1和第二臂2的交叉处分别设置有相对的活动槽3,第一臂1和第二臂2的上端固定连接形成尾柄4,尾柄4的上端设置有提手部5,所述第一臂1和第二臂2的下端内侧分别设置有卡爪6。
所述的提手部5分别为第一臂1和第二臂2的上端延长部,第一臂1和第二臂2的上端延长部分别朝外弯曲。
所述的第一臂1和第二臂2由非晶合金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S”型的第一臂1和第二臂2,使第一臂1和第二臂2形成交叉,当手指挤压交叉处上侧的第一臂1和第二臂2时,交叉处下侧的第一臂1和第二臂2则向外扩张,卡爪卡到电脑IC、CPU、PLCC等元件后,松开手指即可夹紧元件,无需手指持续出力;提手部5用于起拔元件,防止打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正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正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20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装配盒式油封防尘盖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定位的PCB板销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