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动力驱动机构及具有所述驱动机构的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53066.1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1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群;赵华志;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沃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16 | 分类号: | H02K33/16;H02K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刘延喜 |
地址: | 5238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件 弹性组件 铁块 磁性组件 驱动机构 电磁动力 护理装置 两组 异向 本实用新型 震动 磁体运动 独立弹性 间隔设置 客户体验 驱动磁体 驱动方式 使用寿命 线圈通电 线圈套 移动 对壳 减小 吸附 噪音 平衡 | ||
1.一种电磁动力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性组件、弹性组件和活动件,所述磁性组件设置在所述活动件的两侧边,所述磁性组件位于活动件的一端,所述磁性组件包括线圈、铁块和磁体,所述线圈套在所述铁块上,所述磁体设置在所述弹性组件上,所述磁体与套设有所述线圈的铁块间隔设置,所述线圈通交变电流,套设有所述线圈的铁块产生极性变化的磁性,产生磁性的铁块与磁体发生吸附或排斥反应,驱动所述磁体周期性移动,所述磁体带动与之连接的所述弹性组件移动,从而带动与所述弹性组件连接的所述活动件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动力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以及所述活动件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动力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等距离并排设置在所述线圈的同一侧,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周期性相对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动力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与所述弹性组件之间还设置有改善所述磁体的磁力线密度的铁轭,所述磁体与铁轭一起固定在弹性组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动力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薄壁支架和弹性部,所述薄壁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组合成“U”型开口结构,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分别设置有凸块,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上的第一支架的凸块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上的第一支架上的凸块相互配合形成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上的第二支架的凸块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上的第二支架上的凸块相互配合形成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磁体与第一铁扼固定在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二磁体与第二铁扼固定在第二容置腔内,所述第一磁体与第一铁扼驱动两个第一支架一起移动,所述第二磁体与第二铁扼驱动两个第二支架一起移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在电磁力作用下移动的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动力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包括第一接触件、第二接触件和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接触件与所述第二接触件的连接轴,所述第一接触件与所述第一支架枢轴连接,所述第二接触件与所述第二支架枢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动力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为“M”型结构或“U”型结构,且所述“M”型结构或“U”型结构的开口端固定在凸块上,所述弹性部与所述第一接触件和所述第二接触件接触以限制所述活动件运动的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动力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块为E型结构、U型结构、I型结构或者C型结构。
9.一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主控模块和上述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动力驱动机构,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驱动机构分别容置在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和与所述主体部相连的头部,所述活动件与头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中的线圈通电后,所述活动件带动所述头部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上流过的电流为交变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沃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沃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30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位移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轻量型便携式双功能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