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先天性食管闭锁的医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54771.3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4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李乐;王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星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董博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管 下段 引导装置 软管 盲端 本实用新型 磁力吸引 食管闭锁 医疗设备 高斯 贯通 磁力作用 生长状况 手术方式 手术治疗 上端 患儿 器管 自愈 创伤 吻合 生长 替代 保留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先天性食管闭锁的医疗设备,包括上段引导装置、下段引导装置以及数字高斯计,所述上段引导装置包括第一上段软管、以及设置于第一上段软管下端的上段磁力吸引装置,所述下段引导装置包括第一下段软管,以及设置于第一下段软管上端的下段磁力吸引装置。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食管上盲端与下盲端同步生长并自愈贯通,保留患儿自身的食管结构、功能的完整性,避免了其他器管替代食管的手术方式,同时通过磁力作用使上盲端与下盲端食管自动吻合、贯通,通过数字高斯计辅助观察食管生长状况,减少手术次数,较大程度地减少手术治疗带来的创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先天性食管闭锁的医疗设备。
背景技术
食管闭锁是新生儿严重的先天性疾病,发病率约为新生儿的1/2500~1/4000。指儿童食管先天性没有连续性,形成近、远端不连续、贯通,形成上、下端。盲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食管闭锁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面临许多问题,特别是对长段型食管闭锁的治疗,仍然是小儿外科的一个难题。目前针对长段型食管闭锁虽然有多种手术方式,但大多是采用食管替代的手术方法(胃代食管术、结肠代食管术),需要多次手术,生理结构破坏较大,严重影响患儿未来的生存质量;延长食管的食管牵引术(Foker术),也需要反复多次手术,周期长,创伤大,疗效不理想。
目前对于长段缺失型食管闭锁有两种解决办法。一、食管延长的手术方式,包括1)食管浆肌层环形切开术(Livaditis术)(可以有效延长食管5-10mm),缺点是延长长度有限和有近端食管末端坏死造成吻合口瘘的危险;2)食管牵引术(Foker术)采用缝线等外力牵拉从而加速食管的生长,延期进行Ⅰ期吻合,缺点是缝线容易脱落,需要反复多次开胸手术。二、食管替代手术(包括胃代食管手术、结肠代食管手术、小肠代食管手术等),Ⅰ期手术行胃造口术和颈部食管近端造口术,术后经胃造口管喂养6月以上至Ⅱ期手术。缺点是治疗周期长,改变了患儿的消化道生理解剖结构,术后并发症多,影响远期生活质量。
中国专利105380686A公开了一种先天性食管闭锁上盲端促长装置,但是该专利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仅实现了上盲端促长,而无法实现上盲端以及下盲端的精准对接,最终仍然需要通过开胸手术进行上盲端与下盲端的缝合;2)食管延长方式比较粗暴机械,容易引发食管延长的并发症或其他未知因素;3)未考虑到患儿的给食问题,实际使用时,仍然需要采用另外设置给食管或其他方法设法给食;4)无法处理食管内积存的消化液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先天性食管闭锁的医疗设备的制备方法,其便捷高效、易于批量化制造;同时提供一种用于先天性食管闭锁的医疗设备,以实现上盲端与下盲端食管同步生长,保留患儿食管结构、功能的完整性,保留了患儿自身的食管结构,避免了采用其他器管替代食管的手术方式,符合人体生理,极大改善患儿未来的生活质量,同时上盲端与下盲端食管自动吻合、贯通,减少手术次数,较大程度地减少手术治疗带来的创伤。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先天性食管闭锁的医疗设备,包括上段引导装置、下段引导装置以及数字高斯计,所述上段引导装置包括第一上段软管、以及设置于第一上段软管下端的上段磁力吸引装置,所述下段引导装置包括第一下段软管,以及设置于第一下段软管上端的下段磁力吸引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上段软管上端分别开设有负压吸引口以及上段营养口;所述第一下段软管下端设置有液压推进口;所述下段引导装置还包括一下段营养管,该下段营养管一端由第一下段软管的下段穿入,另一端由第一下段软管的中段穿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段磁力吸引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上段软管下端内部的若干开孔金属球、以及设置于第一上段软管下端的上段导通磁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星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星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47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儿童奶瓶架
- 下一篇:一种消化内科用食流供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