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闭窗器和具有其的门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54872.0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1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蔡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海信兴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00 | 分类号: | E05F1/00;E05F1/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创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32 | 代理人: | 尤怀成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窗设备 杠杆机构 闭窗器 运动信号 温控 本实用新型 壳体 活动相连 驱动力 传递 触发 窗体 内藏 预设 施加 | ||
一种闭窗器,内藏在门窗设备之中,所述闭窗器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传动机构、温控启发机构和杠杆机构,所述杠杆机构分别与所述传动机构和所述温控启发机构活动相连,所述温控启发机构在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触发运动信号,并将其传递至所述杠杆机构,所述杠杆机构将运动信号传递至所述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在运动信号的作用下对所述门窗设备中的窗体施加驱动力,以使所述门窗设备处于关闭状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闭窗器外形新颖、结构简单、使用稳定、体积较小、成本低廉、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门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火门窗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闭窗器以及一种门窗设备。
背景技术
国标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建筑高度大于54米的住宅建筑,每户应需要有一间房间设置可启外窗,并且外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宜低于1小时,并且在国标GB16809-2008《防火窗》中也规定了防火窗需配置自动闭窗器。
当前,市面上的闭窗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电动闭窗器,另一种是采用机械原理控制的活动式闭窗器;其主要用于各类活动式防火窗,具体来说有如下两方面的作用:一、其能够有限地将防火窗撑开并定位,提高通风和采光效果;二、当发生火灾时,其能够自动闭合窗户,防止空气的流通,从而控制火势的蔓延。
但是,现有的这些闭窗器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整体结构的体积比较大;2、安装后暴露在外部环境中,不美观;3、制造成本比较高,经济效益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闭窗器以及一种门窗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闭窗器,内藏在门窗设备之中,所述闭窗器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传动机构、温控启发机构和杠杆机构,所述杠杆机构分别与所述传动机构和所述温控启发机构活动相连,所述温控启发机构在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触发运动信号,并将其传递至所述杠杆机构,所述杠杆机构将运动信号传递至所述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在运动信号的作用下对所述门窗设备中的窗体施加驱动力,以使所述门窗设备处于关闭状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闭窗器外形新颖、结构简单、使用稳定、体积较小、成本低廉、安全可靠。
优选地,所述温控启发机构包括温度感应件,其中,所述温度感应件在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发生形变,所述温控启发机构触发运动信号。温度感应件有一个预设的感应温度的范围,当室内温度达到预设范围之内便会触发相应的运动信号,进而带动对应的运动!
优选地,所述温度感应件包括玻璃球、易熔金属件。上述元件可以感知温度变化,并随着温度升高而发生相应的响应。
优选地,所述温控启发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活动夹块和固定块,所述活动夹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活动夹块通过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与所述固定块活动连接,所述温度感应件设置在所述活动夹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温控启发机构有过热保护作用,当温度感应件的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便会触发温控启发机构运动,进而可以关闭门窗,隔绝内外空气流通,避免进一步的灾害发生。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件、从动件及第二弹性元件,所述主动件活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从动件的一端与所述主动件相连,所述从动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自由端上,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固定端连接到所述壳体。
优选地,还包括弹力管,其中,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固定端通过所述弹力管与所述壳体相连。弹力管可以有效的保护第二弹性元件,防止意外损坏使闭窗器失灵。
优选地,所述主动件为拖链轴、齿轮、摇杆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从动件为链条、齿条、传动杆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为压簧、拉簧中的任意一种。选择使用压簧和拉簧可以显著的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另外其稳定性相对较好,不易发生较大的形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海信兴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海信兴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48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