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餐盘浸釉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55491.4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5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郑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皓明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04 | 分类号: | B28B11/04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高科专利事务所 44103 | 代理人: | 黄河长 |
地址: | 广东省潮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餐盘 金属杆 磁吸块 执手柄 尖钩 环形盘 铰接轴 施釉 托架 下端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有 循环传送带 固定垂直 轴向垂直 夹持 盘沿 吸合 左端 垂直 配合 | ||
一种陶瓷餐盘浸釉托架,包括执手柄,执手柄的右端固定垂直连接有一根细长的右金属杆,右金属杆的下端形成有用以勾住陶瓷餐盘环形盘底的右尖钩,执手柄的左端利用铰接轴活动连接有一根细长的左金属杆,左金属杆的下端形成有用以勾住陶瓷餐盘环形盘底的左尖钩;铰接轴的轴向垂直于执手柄的长向,也垂直于右金属杆的长向;右金属杆中间固定连接有右磁吸块,左金属杆中间固定连接有左磁吸块,右磁吸块和左磁吸块形成吸合配合;右磁吸块和左磁吸块吸合时,右尖钩和左尖钩之间的距离等于陶瓷餐盘环形盘底直径的1/3~2/3。本实用新型在将陶瓷餐盘施釉过程前后,不需夹持着陶瓷餐盘盘沿,并且施釉后能将陶瓷餐盘轻放到循环传送带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陶瓷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餐盘浸釉托架。
背景技术
图1所示,陶瓷餐盘8在结构上包括有盘面81、盘沿82、环形盘底83,其中环形盘底83向下凸出于盘面81的下表面,使用时,环形盘底83接触餐桌,而盘面81的下表面悬空。
陶瓷餐盘的施釉工艺一般是采用浸釉方式,也就是将整个陶瓷餐盘坯浸没到釉池中,同时对陶瓷餐盘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上釉,浸釉后需要入窑烧结。烧结时,陶瓷餐盘的整圈环形盘底接触耐火板的上表面,由于在之前的施釉工序中,整个陶瓷餐盘都被浸没在釉池中,所以如果烧结前不将盘底底面的釉料擦除,则烧结后,陶瓷餐盘的盘底底面釉料黏连在耐火板上,使整个陶瓷餐盘与耐火板黏连在一起,分离非常困难,而且强行掰开后会殃及黏连部位的周围釉料,造成陶瓷餐盘的损坏,影响产品的成品率。所以,现有技术中,在将陶瓷餐盘浸釉后,一般需要将陶瓷餐盘转移到两条紧挨在一起的循环传送带的中间,该两条循环传送带的转动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不同,从而可以使陶瓷餐盘缓慢向前移动并且不断自转,在此过程中循环传送带能将陶瓷餐盘底部(底沿)的釉层擦除。然而,现有技术中,在将陶瓷餐盘从釉池中转移到循环传送带上面的过程中,必须夹持着陶瓷餐盘盘沿的某个局部,才能带动陶瓷餐盘移动,并且才能将陶瓷餐盘轻轻地放置到循环传送带上面(此时的陶瓷餐盘尚未烧结,十分脆弱,必须小心轻放),这样一来,由于陶瓷餐盘刚从釉池中捞出来,表面釉料还十分湿润,因此被夹持部位的釉料可能受到揩擦,使被夹持部位的釉料厚度与周边部位产生差异,严重时会影响最终陶瓷餐盘成品的外观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陶瓷餐盘浸釉托架,它在将陶瓷餐盘施釉过程前后,不需夹持着陶瓷餐盘盘沿,并且施釉后能将陶瓷餐盘轻放到循环传送带上。
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实现:一种陶瓷餐盘浸釉托架,包括执手柄,其主要特点在于,执手柄的右端固定垂直连接有一根细长的右金属杆,右金属杆的下端形成有用以勾住陶瓷餐盘环形盘底的右尖钩,执手柄的左端利用铰接轴活动连接有一根细长的左金属杆,左金属杆的下端形成有用以勾住陶瓷餐盘环形盘底的左尖钩;铰接轴的轴向垂直于执手柄的长向,也垂直于右金属杆的长向;
右金属杆中间固定连接有右磁吸块,左金属杆中间固定连接有左磁吸块,右磁吸块和左磁吸块形成吸合配合。
较好的是,当右磁吸块和左磁吸块吸合时,右尖钩和左尖钩之间的距离等于陶瓷餐盘环形盘底直径的1/3~2/3。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皓明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皓明陶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54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碗外表面自动浸釉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瓷砖加工用防尘型磨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