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跨隔震沟安全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55612.5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0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毅;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1/18 | 分类号: | E04F11/18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亢能 |
地址: | 65005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震 悬挑 固定端 安全防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 安全隐患 更换外壳 栏杆主体 转轴连接 限位件 栏杆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隔震沟安全防护结构,包括设于跨隔震沟两侧的固定端和转动设于固定端一侧的悬挑段,固定端与悬挑段通过转轴连接,悬挑段之间通过限位件连接,悬挑段长度大于2倍隔震沟宽度。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在平时使用时连接可靠无安全隐患;在建筑水平移动过程中,栏杆既不会发生碰撞也不会分离。同时有较好的经济性,建筑水平移动后栏杆主体仍然完好,只需更换外壳即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栏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跨隔震沟安全栏杆构造。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采用隔震技术的建筑大量增加,而与之配套的构造还有较多不足。特别是作为疏散通道的栏杆在跨越隔震沟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现在工程中,对于跨隔震沟的栏杆普遍采取的做法是在隔震沟处设缝断开。该做法存在以下缺陷:首先是在地震作用及风荷载作用下,建筑物产生同栏杆面内的位移时,会造成栏杆的破坏;由于剧烈的碰撞,还可能产生高速碎片击伤群众。其次,建筑物水平移动时,两段栏杆间会产生较大的间距,使栏杆起不到应有的防护作用,对于广泛采用隔震技术的中小学、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极其危险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跨隔震沟安全防护结构,安全性高,构造简单且适用性强。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跨隔震沟安全防护结构,包括设于跨隔震沟两侧的固定端和转动设于固定端一侧的悬挑段,固定端与悬挑段通过转轴连接,悬挑段之间通过限位件连接,悬挑段长度大于二倍隔震沟宽度,两侧悬挑段重叠长度大于隔震沟宽度。
进一步地,固定端包括上横杆、下横杆、垂直设于上横杆和下横杆之间的若干立杆以及转轴,转轴设于上横杆和下横杆端部。
进一步地,固定端与悬挑段之间成一定角度,一侧固定端高于另一侧固定端。
进一步地,悬挑段包括顶部扶手、与顶部扶手平行设置的底部横杆、设于顶部扶手和底部横杆之间的若干竖杆以及包裹顶部扶手、底部横杆和竖杆的封板,顶部扶手和底部横杆转动设于固定端上。
进一步地,一侧顶部扶手与固定端顶部的夹角大于180°,另一侧顶部扶手与固定端顶部的夹角小于180°。
进一步地,固定端的宽度是悬挑段的两倍。
进一步地,限位件为钢筋和钢板组成的H型钢,两侧的固定端的悬挑段上设有钢板容纳槽,两个悬挑段通过H型钢固定。
进一步地,悬挑段扶手上加装外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在平时使用时连接可靠无安全隐患;在建筑水平移动过程中,栏杆既不会发生碰撞也不会分离。同时有较好的经济性,建筑水平移动后主体仍然完好,只需更换外壳即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不带外壳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56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女儿墙上部栏杆锚具
- 下一篇:楼梯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