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锚杆与腰梁连接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57613.3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4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郭诚;吴海泉;高国锋;王军良;李富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构造 腰梁 坡面 混凝土防护层 本实用新型 预应力锚杆 横向腰梁 长度方向间隔 长度方向纵向 基坑支护技术 工作效率高 施工成本低 方向横向 工程进度 建筑工地 防护网 固定部 交接处 根管 冠梁 管体 防护 稳固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地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预应力锚杆与腰梁连接构造,包括冠梁,沿坡面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根管体,沿坡面高度方向横向设有多个横向腰梁连接构造,沿坡面长度方向纵向设有多个与横向腰梁连接构造连接的纵向腰梁连接构造,在两腰梁连接构造的交接处设有固定部,在两腰梁连接构造与管体之间设有防护网,防护网上设有混凝土防护层,混凝土防护层上设有多个泄水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整体稳固,且施工方便,工作效率高,施工成本低,有效提高工程进度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地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预应力锚杆与腰梁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在原有建筑的周围涌现出大量的高层,往往施工场地狭小且紧邻建筑物,在开挖对边坡稳定影响较大,以及拟建场地周边环境复杂,距现有建筑物较近,管线较多,对基坑支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基坑支护中,腰梁是设置在支护结构顶部以下,传递支护结构与锚杆支点力的梁,可以把支撑坡面的斜撑的一端固定在肋梁上,这样可以使斜撑对坡面的支撑由一个点变为一条线,从而提高挡墙的稳定性,因此,腰梁设置的得当与否,能够直接决定着打入岩土中的金属锚件紧固与否,目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腰梁结构不合理,直接影响着支护结构的稳固,且工艺复杂,施工繁琐,工作效率低,施工成本高,制约着工程进度和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传统基坑支护存在的诸多不足,提供了一种预应力锚杆与腰梁连接构造,结构合理,施工方便,效率高,有效提高工程进度和质量。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锚杆与腰梁连接构造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应力锚杆与腰梁连接构造,包括设置于施工坡面顶部的由混凝土层及钢筋组成的冠梁,沿坡面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根两端分别连接于冠梁及基坑底部的管体,沿坡面高度方向横向设有多个横向腰梁连接构造,沿坡面长度方向纵向设有多个与横向腰梁连接构造连接的纵向腰梁连接构造,在纵向腰梁连接构造与横向腰梁连接构造的交接处设有固定部,所述横向腰梁连接构造包括沿固定部横向设置的由多根捆扎成束状的钢筋及设置于钢筋上的将钢筋包裹的混凝土层组成的横梁,所述纵向腰梁连接构造包括沿固定部纵向设置的由多根捆扎成束状的钢筋及设置于钢筋上的将钢筋包裹的混凝土层组成的纵梁,所述纵梁、横梁与管体之间设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上设有混凝土防护层,所述混凝土防护层上设有多个泄水部。
上述的一种预应力锚杆与腰梁连接构造,所述固定部包括多个孔位,以及设置于孔位内的锚杆索。
上述的一种预应力锚杆与腰梁连接构造,所述横梁底部宽度大于横梁顶部宽度,在横梁底部与横梁顶部之间设有一用于将二者连接的倾斜面,所述孔位开设于倾斜面上。
上述的一种预应力锚杆与腰梁连接构造,所述管体为直径108mm,壁厚5mm的钢管。
上述的一种预应力锚杆与腰梁连接构造,所述锚杆索自由段为聚乙烯套管,锚索杆体对中支架为塑料支架,锚索杆中部设有一根二次注浆管。
上述的一种预应力锚杆与腰梁连接构造,所述防护网为由横向及纵向钢筋组成的钢筋网,所述钢筋网为单层,在坡顶设有用于连接钢筋网的土钉。
上述的一种预应力锚杆与腰梁连接构造,所述泄水部包括纵横间距为2m*2m,斜率5%的泄水孔,以及设置于泄水孔内的泄水管,所述泄水管进水口与孔位相连,出水口与泄水孔相连,泄水孔进口一侧设有卵石堆囊滤水层,在泄水管内设有过滤网,在基坑底部设有排水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一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76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