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性高的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57740.3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97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钱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程霞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模具 定模体 滑动槽 滑动轴 移动槽 弹簧 缓冲 开槽 转轮 底座 晃动 倾倒 本实用新型 使用安全性 传送带 滑动连接 左侧内壁 动模体 活动杆 上表面 转动带 内壁 拉扯 挤压 移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注塑模具,涉及注塑模具领域。该安全性高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和定模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开槽,开槽的左侧内壁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的正面内壁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轴。该安全性高的注塑模具,通过滑动槽、滑动轴、活动杆和第一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在定模体进行移动时,定模体可以经过挤压第一弹簧进行缓冲定模体的晃动,通过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设置的传送带,达到经过转动带的拉扯,从而可以缓冲定模体和动模体在工作时的晃动,有效的避免了注塑模具倾倒,解决了现有的注塑模具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稳定性不够好,从而容易因为倾倒而降低注塑模具使用安全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性高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注塑模具依成型特性区分为热固性塑胶模具、汽车模具、热塑性塑胶模具两种;依成型工艺区分为传塑模、吹塑模、铸塑模、热成型模、热压模、注射模等,其中热压模以溢料方式又可分为溢式、半溢式、不溢式三种,注射模以浇注系统又可分为冷流道模、热流道模两种;以按装卸方式可分为移动式、固定式两种。
目前,注塑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塑料制品在航空、航天、电子、机械、船舶和汽车等工业部门的推广应用,产品对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模具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今的要求,与传统的模具设计相比,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无论是在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方面,还是在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但是现有的注塑模具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稳定性不够好,从而容易因为倾倒而降低注塑模具使用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安全性高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和定模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左侧内壁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正面内壁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滑动轴的一端与定模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定模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定模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动模体,所述动模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转轮,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转轮。
进一步的,所述开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开槽内底壁的一端与定模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左侧与开槽的左侧内壁搭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之间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传送带以动模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弹簧以定模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有益效果
1、该安全性高的注塑模具,通过滑动槽、滑动轴、活动杆和第一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在定模体进行移动时,定模体可以经过挤压第一弹簧进行缓冲定模体的晃动,通过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设置的传送带,达到经过转动带的拉扯,从而可以缓冲定模体和动模体在工作时的晃动,有效的避免了注塑模具倾倒,解决了现有的注塑模具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稳定性不够好,从而容易因为倾倒而降低注塑模具使用安全性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程霞,未经钱程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77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