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复丝拉伸样条制样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58854.X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5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孙兴祥;孔令强;陈文书;孙春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精功碳纤维有限公司;浙江精业新兴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兴市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样 架体 本实用新型 拉伸样条 种碳纤维 条形槽 限位块 挡杆 复丝 样条 力学性能测试 螺丝安装 同一侧面 碳纤维 开口 纤维 体内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纤维复丝拉伸样条制样架,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制样架体,三个挡杆以及限位块;制样架体的一端,设有开口,一个侧面在A端设有条形槽;制样架体的另外一端,与条形槽同一侧面设有两根挡杆;限位块通过螺丝安装在制样架体内。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从两个方面提高碳纤维力学性能测试精度,制样架对于一束纤维仅往复一次即可提供满足10根样条的需要,减少了传统制样架往复10次所带来的样条间的制样差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碳纤维复丝拉伸样条制样架。
背景技术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是一种人造合成纤维,是由丙烯腈和衣康酸或其他共聚单体经聚合、纺丝、预氧化以及碳化等一系列工艺处理后得到的纤维状聚合物。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化学腐蚀、耐疲劳、耐热、抗冲击、抗辐射、易导电、传热和比重小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属于典型的高性能纤维。而碳纤维的力学性能指标是评判碳纤维产品规格和等级的主要依据,从高强型碳纤维到高强高模型碳纤维,各种型号的碳纤维产品无一不是通过纤维力学性能来划分的。碳纤维的力学性能表征分为单丝拉伸和复丝拉伸,因为单丝拉伸因为波动较大,很难表征出碳纤维的真实力学性能,且其测试对后期应用指导意义不大,因此,碳纤维的复丝拉伸是目前领域内广泛采用的表征方法。
碳纤维的复丝拉伸方法在国标GBT3362-2005进行了一定的规范,规范内容仅针对1K-12K碳纤维的复丝拉伸样条,对于12K以上的纤维仅做参考,国标中规定每束纤维需制样条10根,要求浸胶后的样条应该在一定张力下固定,但没有制样装置的明确介绍。而碳纤维各生产厂家所用的制样装置也各有特点,比如针对大规模测试所用的钢框架,先将纤维缠绕在钢架上再进行浸胶,此方法无法保证纤维浸胶期间及浸胶后的张力,还有厂家使用带弹簧的架子,一束纤维往复10次,但缠绕架子时的张力仍是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样条间张力不均。面对用户对于碳纤维性能及稳定性的要求日益严苛,使用高精度的制样架变得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碳纤维复丝拉伸样条制样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碳纤维复丝拉伸样条制样架,其包含制样架体,三个挡杆以及限位块;三个挡杆分别为第一挡杆,第二挡杆,第三挡杆;
制样架体的一端,记为A端,设有开口,制样架体的一个侧面在A端设有条形槽;
制样架体的另外一端,记为B端,与条形槽同一侧面设有第二挡杆和第三挡杆,挡杆垂直于制样架体侧面;
限位块通过螺丝设置在制样架体内,限位块中心距离制样架体A端面 10cm;
螺纹杆的一半设有螺纹,一半无螺纹,螺纹杆的无螺纹端穿过限位块后焊接第一挡杆,第一挡杆垂直于制样架体侧面;螺纹杆的有螺纹端穿过制样架体A端面的开口。
制样架体是由六块不锈钢板焊接而成矩形腔体,其中两块为相同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5cm的正方形,另外四块为相同的矩形,矩形长为50厘米,矩形宽为5厘米。其中一端(示意图A端)开口供螺纹杆穿过,其中一个侧面在A端开条形槽。制样架体的另外一端,记为B端,与开条形槽同一侧面焊接第二挡杆和第三挡杆,挡杆垂直于制样架体侧面。
限位块通过螺丝安装在制样架体内,限位块中心距离制样架体A端面 10cm,在制样架体长度方向,限位块开圆孔,圆孔直接略大于螺纹杆直径,可保证螺纹杆穿过限位块后自由活动,且将螺纹杆横截面中心点与制样架截面中心重合。
螺纹杆为不锈钢杆,螺纹杆的一半设有螺纹,一半无螺纹,螺纹杆的无螺纹端穿过限位块后焊接第一挡杆,第一挡杆垂直于制样架体侧面;螺纹杆的有螺纹端穿过制样架体A端面的开口,套上弹簧后安装羊角螺母,弹簧横截面直径大于A端面圆孔,被挡在制样架体之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精功碳纤维有限公司;浙江精业新兴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精功碳纤维有限公司;浙江精业新兴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88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化检验用样品提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医学检验染色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