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酸氢钠自动化脱酸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58857.3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4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章建;汤建旺;王裕雷;刘焰华;虞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北仑环保固废处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1 | 分类号: | B01D53/81;B01D53/40 |
代理公司: | 宁波智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55 | 代理人: | 朱萍 |
地址: | 315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氢钠 本实用新型 危险废弃物 脱酸系统 脱酸 控制系统 脱酸工艺 自动化 出料装置 除尘装置 发生装置 降温装置 反应器 半干法 不安全 出料量 对设备 颗粒状 料装置 全干法 用料 侵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酸氢钠自动化脱酸系统,属于危险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常规脱酸工艺效率低且使用不安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碳酸氢钠自动化脱酸系统包括反应器、控制系统、降温装置、发生装置以及除尘装置。其中,本实用新型仅采用碳酸氢钠对气体或颗粒状危险废弃物的全干法脱酸,使得危险废弃物脱酸率达到98%,远高于危险废弃物处置行业常规脱酸工艺的脱酸率;其次,也避免了半干法对设备的侵蚀。其次,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出料装置,使得出料装置能够定量的控制碳酸氢钠的出料量,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用料的准确性,同时,也方便人们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危险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碳酸氢钠自动化脱酸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危险废弃物是一般是通过干法(石灰)与湿法(碱液) 的混合方式处理焚烧后危险废弃物,即采用石灰+氢氧化钠溶液对焚烧后危险废弃物进行脱酸处理,而此类脱酸处理并不能完全彻底地去除酸性气体,且有效脱酸率只有70%-85%左右,无法满足更高的环保要求;其次,采用采用此类脱酸方法处理危险废弃物焚烧烟气时,石灰对会极大的损害设备,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且使用安全的碳酸氢钠自动化脱酸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碳酸氢钠自动化脱酸系统,包括:
反应器以及控制系统,所述反应器的一侧设有用于定量控制碳酸氢钠出料以及研磨碳酸氢钠的发生装置;所述反应器的一侧还设有除尘装置;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发生装置以及除尘装置。
在上述的一种碳酸氢钠自动化脱酸系统中,所述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储存碳酸氢钠的储料筒,每个储料筒上均设有用于定量控制碳酸氢钠出料的出料装置。
在上述的一种碳酸氢钠自动化脱酸系统中,每个所述出料装置上设有用于研磨碳酸氢钠的研磨装置,每个所述研磨装置均通过管道与反应器联通。
在上述的一种碳酸氢钠自动化脱酸系统中,所述研磨装置包括研磨机以及将储料筒内的碳酸氢钠输送至研磨机的送风机。
在上述的一种碳酸氢钠自动化脱酸系统中,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底部具有多个除尘口的除尘器以及用于牵引反应器内物质向除尘器内运动的引风机,所述引风机与除尘器通过管道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碳酸氢钠自动化脱酸系统中,所述反应器包括反应部以及呈倒立“L”字状的除尘部,所述除尘部与除尘器通过管道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碳酸氢钠自动化脱酸系统中,所述反应部的底部设有用于排泄的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出料装置,使得出料装置能够定量的控制碳酸氢钠的出料量,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用料的准确性,同时,也方便人们操作。
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研磨装置的开启以及研磨装置的研磨时间,实现研磨机的自动化研磨且能根据,如此,便能有效的控制碳酸氢钠颗粒的粗细,加快碳酸氢钠与危险废弃物的反应速度,从而加快危险废弃物的脱酸速率。
3、本实用新型仅采用碳酸氢钠对气体或颗粒状危险废弃物的全干法脱酸,使得危险废弃物脱酸率达到98%,远高于危险废弃物处置行业常规脱酸工艺的脱酸率;其次,也避免了半干法对设备的侵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控制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北仑环保固废处置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北仑环保固废处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88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